“唉……这个世界越来越让人看不透了,该赢得胜利的军队经常打败仗,不该取得胜利的军队,却偏偏赢得这样的胜利……”
“哦,天哪,几千大英帝国的军队就可以横扫他们几十万人的中**队,居然打败了日本人?够滑稽的,难道这是拍电影吗?”
“写这些报道的记者,都可以去好莱坞当编剧了,他们是在嘲讽美利坚合众国的人都那么无能吗?如果中**队可以打败日本人,那我就可以打败上帝了……”
“我宁愿相信日本人是中国人的孙子,也不相信这件事情的真实性……一个月时间进军几百里,那是德国人,不可能是落后的中国人……”
外国媒体对中日战争的宣传有两次是比较大的,第一次是别动军全歼第十六师团,第二次是全歼第十一军,很多-< >-到这两份报道时,当时也有一些怀疑,但大多认为中**队应该是付出不知道多重的代价之后才取得的惨胜,而报纸上述说的中**队的伤亡数字,应该是假的。-< >-/相比于前两次的重大胜利,这次的胜利更大了,很多西方人对中国的认知还停留在清朝阶段,所以慢慢的由原来的猜疑,直接变成现在的不信了,你说你偶尔胜一两次,大家还将就着相信,毕竟即使清朝的军队,也打过一些胜仗的不是?可你胜一次两次也就罢了,却一连来几次大胜,当日本人无能?当美英这样的大国更无能吗?怎么全世界都在失败。就你们落后的中国一直胜利,你以为你们都是希特勒呀……正所谓,物极必反,这就是物极必反。如果这些事情发生在美国人或者英国人身上,肯定是没多少人怀疑的,却偏偏发生在中国人的身上,让人不怀疑都不行。
这个时候的信息传递自然比不上叶苏那个时代,不能亲眼所见,也不能通过电视播放,真的很难一下子通过这些宣传扭转一些人对中国的看法。
当然,普通百姓没有强大的信息来源。但各国高层自然确信这一切都是真的,他们也没想到,曾经对中国形象的丑化,居然造成了如今的局面。本来这些事情也不是什么大事。可如今,他们需要正能量来掩盖全世界的失败情绪,只有更多的人坚定对反法西斯战争的信心,才能够扭转战局,所以各国的宣传机构。才不得不对中国的胜利大肆宣传,他们也希望是自己国家的军队取得胜利,可这种事情你顶多在伤亡数字上做些假,但总不能把战败说成是战胜吧。
“中国不是有句成语叫‘三人成虎’吗?连谎话说得多了。人们就会相信,何况这本来就是真实的事件。我们不能因为一些人的不相信而停止宣传,这会让更多的人产生怀疑。以后就更加不会相信了。让全世界的宣传机构不要停顿,每天更新来自中国的胜利消息。”盟国方面的宣传机构在商讨之后,一致做出如此决定。
一些国家的首脑,看到每天宣传的是中国的胜利消息,高高在上惯了的他们,心里也莫名的有些不舒服,不停的责问着,为什么不是我们美利坚合众国的军队取胜?为什么不是我们大英帝国的军队取胜?为什么不是伟大的苏军取胜?可为什么又是落后的中国人取胜呢?
“中国人在节节反攻,而我们,则在节节败退……”丘吉尔首相一脸苦涩,他没想到一向被他看不起的中国人,却取得了如此的成果,而高高在上的大英帝国,则依旧如同丧家之犬一般四处奔逃。这真是一个莫大的讽刺啊,看来,日不落帝国的风光,将一去不复返了。
斯大林同志的心情也好不到哪里去,他比较了一下,苏联除了在人口数量上比中国少一半多之外,其他方面,真还找不出比中国差的地方,要军队,比中**队数量多,要飞机,比中国飞机数量多,要坦克,比中国坦克数量多,要资源,更是中国不能比的。可就是这样的伟大苏联,却被法西斯压着打,首都莫斯科都要不保了,而一向不被他们瞧得上的中国人,却在日本人头上取得大胜。说实话,苏联人不喜欢看到一个崛起的中国,因为卧榻之旁,岂容他人强势,何况是一个曾经经常被他们欺负的弱者,这种逆反心理比德国人崛起更让苏联人难受,因为德国本就是一个老牌强国,即使他们在一战被人打得很惨,投降亡国了,但大家还是认为他们很强,这就是人的定向思维。
相比于英国人和苏联人,罗斯福总统的心态则不一样,他很愿意看到中国不停的取胜,也愿意看到中国强大一些,这样的中国才能对美国最有利,于是,他迅速的派出美国代表,表示会加大对中国的资助,以图在中国弱小的时候笼络住中国,真是个会做生意的人。
中**队的胜利,当真是让同盟国阵营和法西斯阵营几家欢喜几家愁,日本人败了一成,德国人和意大利人没什么感觉,中国胜了一成,盟军这边高兴的同时,又充满酸意,这些大国的心思还真是复杂……
当然,中国方面现在可没时间揣度这些大国领导人心中的想法,几大势力都不停的按照着自己的计划在安排着。从大别山方面赶来的民兵,在一部分正规军的帮助下,开始维护南京、徐州、杭州等地区的治安,并迅速的配合大别山派出的管理委员会成员开始对各城市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