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杀日王牌> 第一七三章 叶苏升任上海特一课课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七三章 叶苏升任上海特一课课长(1 / 2)

这次关于日军细菌部队的事情,虽然双方的交锋没有真刀真枪的出人命,但对于日本人来说,是一次国际性的大失败,不亚于正面战场上的一场惨败。近卫文磨内阁招架不住了,他主动提出辞职。其实,日本国内早就出现了一大股倒阁势力,近卫文磨内阁是为侵华而组建的,这一年多来,他们吹嘘的谎言一个个被擢破,战争规模变得一大再大。现在,光深陷在华中战场的兵力就达七十万人,再加上东北的三十多万,华北的近二十万,以及广东和其它地方的十多万人,在整个中国战场,日本国居然屯积了一百三十多万人,而且,这么多人,却并没有让战争按好的方向发展,国府依旧不肯投降,别动军好好的呆在华中派遣军的心脏位置。

如今更糟糕,美国大幅减少重要物资的贸易,无疑让深陷战争的日本国更是雪上加霜,他们必须得改变这种局面,因此,近卫文磨的辞职,大家都几乎举双手赞同。近卫内阁随之垮台,换上了一向鼓吹军国主义的平沼骐一郎来稳住现下局面。眼下,摆在日本人面前的事实是,深陷中国战场,人、财、物等战争资源日渐紧缺,外交也出现了一些困境。近卫内阁的那套方法明显是不行了,只有出台新的政策,才有可能扭转局面。果然,平沼骐一郎非常给力,一下台,就下达了两项政策,首先动员全日本社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扩大军工生产规模,藉以继续维持侵华战争。他又修改了兵役法,废除短期兵役制,延长国民服兵役,把一批又一批的青壮年训练出来,为以后的更大战争做准备。

现在,华中战场的日军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还有增多的趋势。当然,平沼骐一郎知道,现在还不能与别动军正面交战,之所以还要用那么多兵,就是要采取新的策略,用囚笼战术来围困别动军。现在,日军在华中战场上,构建了以武汉、黄冈、九江、池州、桐城、合肥、阜阳为一个大型包围圈的防御阵地,在这道沿线上,日军大肆修筑炮楼,构建铁丝网,设置雷区,几乎将大别山的四周给笼罩了起来,兵力高达五十多万。因为日本人知道,要在别动军的地盘上彻底击败他们,很难,即使成功,恐怕也会付出非常惨重的代价,这种围困政策,虽然不能从根本上将别动军困死,但却能够压制别动军的发展,不让他们的魔爪伸到外面,也尽量阻止外面的人跑到里面去增强别动军的实力。

对于日本人的举动,别动军暂时没有主动出去,似乎是默认了。这种态势构建,便相当于双方暂时休兵了,别动军需要发展,日本国照样需要发展,就看谁更有底蕴了,日本人自然更加有自信,因为他们是以国为单位的,而且得到全体日本国民的支持,可别动军还需要受他们的压制。

外交上面,日本国也开始活动开了,主动透露出一些信息,表明有着细菌方面的研究,但成效不大,不然早就用在别动军头上了,至于用活人做试验,绝对没有的事。为此,日本还公开表示已经停止这方面的研究,并“大大方方”的关闭几处研究基地。同时,日本国又分几路去国外谈判,和美国谈判,对国府诱降,以求孤立别动军。蒋总统在这方面的头脑还是清晰的,没有接受日本人的诱降,但对日本人打击别动军的态度,明显是表示支持的。美国方面,不太想和日本人交恶,免得引火烧身,何况双方贸易,美国也是受益方,暗中表示等这阵风声过去便会恢复过来。

经此,亚洲的风云算是暂时停歇了一下,欧洲反而隐隐有上演的趋势,希特勒很不安分了。

现在的叶苏,在关注世界风云变化的同时,又在冷眼处之。哦,与其叫他叶苏,还不如叫他宫本正雄更合适。为了将身份改变过来,在北平,还不得不自己和自己打了几天,然后还朝自己开了一枪,胡弄了一批人,果然够狠、够胆大精明。前段时间,中日双方围绕“血樱和宫本正雄谁更厉害”的论题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争论,最后的结果还是血樱获胜,可双方又何曾知道,这两个根本就是一人,而这一人不是别人,正是日本人的最大死对头:叶苏。这个秘密,目前还没有一人知道,即使别动军的核心高层都不知道,叶苏反而在不停的在暗中推动着双方将几人给区分开,好让他继续隐藏。

要演好这几个闻名的角色,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为这几个人不可能一直呆在一起,也不可能一直隐伏不出,反而还要不时的弄出一些动静,或者在一定的时间差内,在不同的地方出面,这就要有“分身”能力了。对于别人来说,这肯定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对于叶苏来说,只要操作得好,也不是太大的问题,借助杀手智能系统的携带能力和传送能力,完全有能力胜任。武汉和大别山之间,距离并不多远,需要在武汉出现的时候,叶苏自然以宫本正雄的身份出来,需要在大别山出现的时候,他便找个机会,在暗中用阿帕奇飞回去。在武汉,有东久迩理惠掩护,在大别山,有别动军掩护,所以,叶苏“分身术”还从未被破。

这天,对宫本正雄的一项新应命正式下发:上海特高课特一课课长。这个结果是叶苏想要的,也是他故意引导的,前段时间以宫本正雄的身份回来之后,他便直言自己不适合担任什么参谋,何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