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虽然妄图吞并整个中国,但不等于他们愿意打无休止的战争,知道战争越拖下去,对他们便越不利,所以日本大本营在确认武汉攻略战要打的时候,便准备以重拳将中国一下子打倒在地,然后达到迫降国府的目的。因此,战争一开始,日本大本营便聚集起了至少三十万以上的兵力,由华中派遣军司令畑俊六担任总司令,分多路包抄武汉,进而将所有防守武汉地区的中国军队主力给消灭,而叶苏所在的大别山军区自然被算在其中,并且是日军非常重要的战略目标之一。
沿途之中,很多国军也做了积极的防御,从豫东到皖西,再到赣北。但是,国军协调不统一,各自为战,互不信任等等根本性毛病一犯再犯,再加上武装落后日军不少,一道道防线被日军所破,伤亡甚重。日军的战术分为两路,其中一路由冈村宁次指挥的第十一军,沿长江进攻南北两岸的重要城镇,绕过大别山南麓,以赣北做跳板,从而打开武汉的门户——黄冈。另一路由日本皇室东久迩宫的东久迩宫稔彥王率领第二军以突破大别山北麓,以豫南的平汉路作跳板,威胁武汉北大门。
截至八月底,日军的南路部队已经攻到了九江,北路部队也攻到了六安市。此时,日军除了南路部队可以绕过大别山南麓攻打黄冈外,东久迩宫稔彥王必须得翻越大别山,否则只有绕路,这是日本人绝不允许的,何况,此次攻打武汉的目的之一,也是要拔掉炎黄这个眼中钉。
这几个月来,叶苏除了加强大别山区的防御之外,便是加紧训练军队,除了上次从皇甫山带回的几百个教官之外,他自己还经常亲自进行训导。经过半年多来的苦练,这支军队,不管是在精神面貌还是抗战决心,绝对是国内数一数二的,任何一支部队拿出来,便是王牌。而且,这支军队有着唯一的信仰,那就是抗击一切外敌,他们也有着唯一的领导,炎黄将军。正因为如此,大别山区的凝聚力是非常强的,指令的传达也非常迅速,执行力最坚决,大家宛如一个整体一般。
不管一切如何,都只是表象,真正的实力,还得在手底下见真章。日军已到跟前了,仇恨、决心、信仰,一切的一切,都没有大家为之手软的借口。目前,大别山区有正规部队二十五万人,分编二十五个师,从别动第一师一直到别动第二十五师。另外,还有预备役近二十万,随行准备补充到战损的部队中。至于民兵、童子军等队伍那就更多了,只是他们此时的战斗力要差不少,而且武装简陋,只有少数的步枪,大多以土铳,甚至以冷兵器为主,不过,他们的任务也相对简单,主要担任放哨,维护治安,以及支援后方的任务。
战斗是在8月最后一天开打的,首战地是在六安市的霍山县,大别山军区借助霍山县南高北低的地势,再借助大别山的有利条件,在这里构建了两个互为犄角的防御阵地。攻打霍山的是叶苏的老对头第十六师团和老东家第十三师团,这两个师团和叶苏都有着不小的渊源。叶苏当初在东京混入日军,便是入的第十三师团,和其师团长荻州立兵也有一定的交集,但由于有赤本久信在捣鬼,二人之间没建立什么“深厚”感情,后来叶苏更是在海上摆了荻州立兵一道,让第十三师团还没到中国,便损失惨重,在后来的支援江阴作战中,叶苏驾驶的阿帕奇,对荻州立兵也有颇多打击。荻州立兵可谓对叶苏是恨之入骨,只是他还不知道这所谓的炎黄,便是他荻州立兵的老部下宫本正雄而已。
至于第十六师团,那就更不消多说了,不管是在南京还是在兰封,该师团都损失惨重,特别是上次的兰封会战,该师团担任突破国军防御阵线的任务,把酒井支队送了进去,却也把酒井隆送上了西天。而藤江惠辅他自己也不好过,后来遭到中国军队的围攻,久战之下损失不小,即使会战后迅速得到一定的补充,但由于时间太仓促,兵力也就一万六千余人的样子,战斗力也没那么快提升上来。所以这一战,第十六师团这个王牌师团的地位,反而没有第十三师团重要了。
大规模的兵团作战,说有花哨也有,说没花哨也没花哨,无非是凭借已方的各项优势,找出敌人的弱点,进而突破敌方阵地将敌人消灭罢了。那些所谓的计谋也不过是为了这个目的而服务,除非是诸葛亮遇到孟获之流,如果双方首脑智力相差不大的话,便只有靠实打实来决胜负了。显然获州立兵和藤江惠辅不能与诸葛孔明一比,叶苏也不是孟获之流,双方大战的开始没有太多花哨。日军依旧老办法,先准备用飞机轰炸别动军阵地,然后调重炮轰,再用步兵钟锋的战术。不过计划一开始便遭到反击,叶苏老早的驾驶战机等着日军的飞机过来了。
日军航空兵二十余架飞机刚一现身,叶苏便从云端冒了出来,二话不说,大战随即爆发。
“嗡……”一道银光不停的划破长空,如一柄锋利出鞘的剑一般,一刀刀的刺向日军航空兵的编队,她每一次出击,几乎都会有一架日机在空中爆炸开来。
“嘭……”叶苏直接从高处一头直插而下,一下子穿透日机的编队,同时机炮开火,被九六式舰载机保护的一架九七式舰载攻击机顿时中炮爆炸成火球。一击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