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华人1892> 第381章 战争背后(二十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81章 战争背后(二十九)(1 / 2)

国防军近百万大军,由阿克尔卡这一中转之地,分成左中右三个方向进攻,南下吉尔吉斯斯坦;中路直奔巴尔喀什;北上塞米巴拉金斯克。浩浩荡荡、遮天蔽日的军队,以三个半机械化集团军为先导,以每昼夜近百里的速度前进,向俄军展开了新一轮中亚攻势,配合其他战区作战,向俄军国防委员会施加压力。

这个时候的哈萨克斯坦(中方旧称突厥斯坦,等于是突厥人后裔生活之地。),真的算得上是地广人稀,整个中亚地区各个行省的人口总数量,在加上沙俄驻军的话,才堪堪超过两千万而已。

以其广阔荒凉的领土总面积,快有中国领土一半之大了,各个民族合起来还没有中华帝国一省人口多呢。和后世哈萨克斯坦大城市阿拉木图和新首都阿斯塔纳,动辄过百万人口的基数,简直没有可比性。

不得不说,这个时候的沙皇政府和当地土著民族,对当地资源利用率还是相当低下,经济根本就没有发展起来,还处于原始开发阶段,这说明中华帝国军队进军中亚地区的军事行动,一切正当时啊!

正是由于国土庞大,人口稀少,往往数百里范围内都没有一个村落,真是千里无人烟,人们大多聚集在拥有牧场资源和耕地的城镇,以及一些有矿石出产新兴起的小镇。

可以说中亚地区的俄控地区,除了游牧为生的牧民。人口都集中在城镇里,如今中亚两大行省首府的相继失守,给予了俄军中亚战区总司令部极大的震撼,溃逃的俄军和流离失所的难民,向其它迁徙加剧了,中亚地区彻底地动荡不安了。

金雨在陪同从京城过来度假的家人老小,游历了陕西大寺回来后,得知了李兆和率领的集团军拿下吉尔吉斯斯坦首府比什凯克的消息,点点头,波澜不惊地吩咐秘书宋玉竹道:“以总参的名誉。去电嘉奖勉励一番,要求他们再接再厉,再立新功。”

“好的,先生!还有什么吩咐吗?”宋玉竹恭敬的询问了一声。

“让参谋部关注一下,让西北其它各省新编的集团军加快行军速度,夏秋之际进入中亚,适应起来中亚的气候环境,会更方便些,到了冬季冰天雪地的。就不容易了。”金雨补充了几句。

“知道了,先生!我会一一办妥的。”宋玉竹应道。

“在注意一下。今年秋季的招兵计划,也让总参和政务中心协调,驻地以大西北、中亚和西伯利亚地区为主。这里人口真的是太少了,我们汉人在这些地区的人口密度要加大,清楚吗?”金雨想了想叮嘱道。

“明白!先生!”

“小宋!每一个帝国的建立和发展,都伴随着血与火的战争,以及新的社会秩序要重新建立起来,汉民族!能不能在这些新收复的地区长治久安,是一个很复杂的社会问题!这个事情重要。你主要关注一下,有事向我报告。”金雨继续吩咐道。

要知道中华帝国的军队,占据如此优势,军事行动的胜利实在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战后重建和中华帝国新秩序在中亚和西伯利亚地区的推行,必须先进行筹划。

“我会的,一办妥当。我就会给您报告的,先生!”宋玉竹认真的回道。

“嗯!好好做事吧!去忙吧。”点头示意了下,金雨就陪家人去了。

前线战事的具体实施,金雨一般是不怎么插手的。只是在后勤补给上监督监督给前线将领们充足的临机决断权益,就足矣,事事插手不是进雨的做事的风格。事实上全线战局都有帝国国防部全面监管着,统一调度着,还有自己的智囊团对大局的把握,金雨只需静静地看着战事的持续发展就好。

科布多城位于哈拉泊湖畔,是蒙古西部最重要的城市之一,早在雍正年间便已筑城,鼎盛时管辖天山南北,拥有对今天哈萨克斯坦大部份地区、唐努乌梁海以及蒙古等大片土地的管辖权。

到了十九世纪中叶,科布多城日趋没落,受沙皇俄国侵蚀日盛,直到中华帝国建立起来后,在1903年国防军打进蒙古西部,掌控住唐努乌梁海边区之后,边疆大建设也逐步开始了。到了如今的1906年,已经有了比较平整的水泥和沥青路面直达乌里雅苏台,四通八达的马路,西通塔尔巴哈台(今塔城)、阿勒泰、伊犁,南通迪化、巴里坤,北邻唐努乌梁海,西北与哈萨克斯坦接壤。

在建设兵团工程兵部队全力施工以及早期空艇运输部队的帮助下,科布多城第一座火电厂建成发电运营,结束了科布多城多年来使用马灯和煤油灯照明的历史。中华帝国以近代工业和新农牧业文明,开始影响着蒙古西部的牧民们,夜幕降临,蒙古西部的科布多城,街头的路灯纷纷亮起,居民家里的电灯,也陆续绽放光明,在这平均海拔一千五百米以上的蒙古高原地带,宛若一道星河坠落凡间,让数以万千计数的蒙古人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帝国政府新政的益处。

科布多城北面十公里的空艇基地空军大营,占地近十平方公里,经过二十余万安家军官兵的不懈努力,哪怕是在酷寒的月份,官兵们也通过用沸水化去冰冻,搅拌水泥构筑地基和砖墙,到现在整个营区全部修筑起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