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岘首山往南是一条约两公里长的廊道,廊道的前面有一个与岘首山非常相似的山嘴——观音阁。观音阁背靠壁陡的山崖,前临幽深的汉江,从观音阁到岘首山这段路便是有名的关隘——风林关。
风林关是当年刘表设伏击毙孙坚的地方。汉献帝初平三年,袁术使孙坚领兵征伐荆州。刘表派大将黄祖在樊城以北设伏,被孙坚击败。孙坚获胜后以胜利之师洋洋得意,大意轻敌,结果,在路过风林关时,被埋伏在山间的黄祖军队乱箭射死。,经过这次激战,风林关、岘首山因此出了名。
马光自言自语地说:“这里真是个阻击的好地方!”岘首山临近敌人的前沿阵地,既能控制公路,又能控制江面,风林关地势复杂,岘首山和风林关就像两道门闩,牢牢地封锁住了襄阳的南大门。要阻止住襄阳的敌人南逃,在这里设立阻击阵地无疑是正确的。
马光观察了一阵子,他建议韩连长采取两点式的布防,同时扼守住岘首山和观音阁,与敌人展开一场殊死的战斗。看罢风林关,马光又把目光转向了西南面。夜色沉沉,远山的面貌已无法看清,只能望到一片朦胧的影子。那里是石匠山。据侦察得知,石匠山上盘踞着敌人104旅15团的一个连。由于石匠山处于岘首山的上处,对我军的阵地威胁很大。敌人的重火力居高临下,不仅可以毫无阻挡地向我军发射,而且可以从翼侧掩护公路上的敌人向我军进攻。必须坚决地把这个山头拿下来。
马光全神贯注地观察着石匠山的地形,寻找着攻击的道路。他对地形有着特殊的嗜好,看上一眼,就能把一切坡坡坎坎记在心里。夏夜雨后的岘山,凉风飕飕,清幽宜人,空气清新的像蜜水一样,马光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马光向战士们做了简短的战斗动员,部队就出发了。山道随地形忽升忽降,战士们踏着泥泞的山路依着山势前进。快接近峰顶的时候,战士们自觉地散开成战斗队形,警惕地向敌人的阵地摸去。
一场雷雨驱散了大地的燥热,守候在山上的国民党士兵熬过了白天的难当酷热,这时都已经进入了梦乡。
石匠山敌人的主阵地设在山顶,由三个大碉堡和一些小碉堡组成,距山顶约百十米的地方,绕着山头挖了一圈战壕,这就是敌人的前沿阵地了。山上驻守的敌人,大多数集中在在山顶几个大碉堡内。在外面战壕里站岗的几个哨兵,在后半夜之后,就再也熬不住困乏的袭击,一个一个逐渐地进入了梦乡,睡着了。当叶子龙带着战士们来到敌人哨兵面前时,他们都还在鼾声如雷地扯着呼噜。因而没有费一枪一弹就把这些站岗的哨兵解决了。
叶子龙第一个冲上了敌人山顶的主阵地,他用刺刀逼住一个抱着步枪打瞌睡哨兵的心窝,低沉而威严地命令道:“举起手来!”
这个哨兵睡意正浓,见有人来打搅,还以为是长官来查哨,懒洋洋地站了起来,当他看清是明晃晃的刺刀对着自己胸口时,吓得脑袋嗡的一下,睡意全消,想喊又不敢喊,两条腿战战兢兢地如稀泥一样,“噗通”一声跪在地上,枪也撒了手。这边的响动惊醒了山顶上另外一名哨兵,这家伙在判断摸上山来的不是自家人后,立即举枪放了一枪。
枪声像惊雷般刺破了寂静的夜空,马光和叶子龙见目标已经暴露,立即组织由偷袭为强攻,向敌人发起了猛烈的冲锋。
枪声把南面碉堡的敌人惊醒,他们还没有来得及弄清楚是怎么回事,就被我军制服,糊里糊涂地当了俘虏。东面碉堡里的敌人企图顽抗,刚刚抓到武器,就被冲进来的我军战士迎面一串火舌,撂倒了七八个,剩下的不得不举起了双手。唯有东北角的那个碉堡,我军还没有来得及攻击,敌人在作拼死抵抗。
马光指挥战士们把刚刚缴获的两挺重机枪架了起来,以已占领的南北两个碉堡为依托,组织全连轻重火力一起开火,对准那个大碉堡猛射起来。子弹向旋风一样飞向敌人,手榴弹也成束地“轰隆,轰隆”地在敌堡前炸开。在马光他们强大火力的打击下,敌人硬顶了不到五分钟,就偷偷地打开碉堡后门,凭借着夜色掩护,顺着北面山梁向山下溜走了,连滚带爬地逃往襄阳城。因为天黑路不熟,战士们追打了一阵就转了回来。经过短暂的激烈战斗,马光他们攻占了石匠山。
在石匠山战斗结束以后,叶子龙又在风林关打了一个小小的伏击战,截获卡车十辆,活捉押车的国民党士兵一个班。这些车就是康泽派来转运随军家属的,康泽哪里知道,这条贯穿南北的大动脉,已经被马光他们拦腰切断。
闹腾了一夜的岘首山一线,破晓前安静了下来。
曙光逐渐照亮了大地,空气中弥漫着黎明时的凉气。一缕晨风把江心的浓雾拉开,白茫茫的江面便露了出来。紧张忙碌了一夜的战士们,除哨兵外,都靠在指定的隐蔽位置睡着了,阵地上一片寂静。只有山坡上、草丛里不时传来几声疲惫的虫鸣。
叶子龙没有休息,马光上石匠山去了,这里的防卫任务就落在了他的肩上。经过几次战斗后,他已经逐渐地成熟起来,他性格好,又稳重,遇事还爱动脑子。来到连队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