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古镇恩仇记> 第十六章 新生(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六章 新生(一)(1 / 2)

冬去春来,石花街洋溢着浓厚的过年气氛。

石花街民风淳朴,过年过节,礼仪隆重,食品丰盛。春节是民间最盛大的节日。

石花街人过年,从腊月二十四就开始了。腊月二十四俗称过小年。节前人们用竹茅子编成扫帚,家家户户开始打“扬尘灰”,清洗家具。家中有小伙子勤快的,把家具,如桌子、板凳等,扛到河里去洗刷。姑娘们则用竹篮盛着碗、盅、杯、筷等,拎到河边去涮净。河边往往这几天,尽是洗刷的人群,大家相互打着招呼,年轻人相互开着玩笑,小孩子们嬉闹着在河边玩耍。养猪的人家则急着要杀年猪,天不亮就赶着猪到汤锅前排队,猪叫声在镇子里此起彼伏。到处洋溢着要过年的气氛。性急的人家甚至试着放鞭炮。到了过小年这一天,家家都要备办过年所需要的物品,纷纷上街购买敬奉神灵用的香表、蜡烛等祭物。这一天,祭品店,纸品店的生意特别的红火,人们大篮子、小筐子的把物品购回家来,中午,全家聚在一起团圆吃年饭。再穷的人家也要准备一点荤菜,让小孩解解谗。到了晚上,家庭主妇们都要虔诚地祭拜“灶神”,就是点上一盏小灯,放在灶里面,因为司命奶奶要回娘家了,还要烧鸡血表,就是把鸡血洒在表纸上烧掉,意味着送司命奶奶上天。

腊月二十五一般是不准过小年的,因为这一天,传说是楚霸王这天只顾打仗,忘了过小年,只好在二十五补过,老百姓忌讳霸王,王八之类。

到了腊月三十,就要过大年了,人们就更忙了。室内外打扫布置一新,穷苦百姓起码要买一张喜庆年画,如年年有鱼(余)、寿仙老人等之类,回家贴在屋子门口对面的墙上,门口贴上大红喜庆对联。富贵人家里则张挂名人字画等,门口除贴对联外,还悬挂圆形或方形红灯笼。家中设中堂,上书题:“天地君亲师位”。条桌上摆放香,蜡、食品等贡物。中午吃团年饭时,家中人口必须到齐,鸣放鞭炮,闭门团年,团年饭十分丰盛,一般人家都有“八大碗”,蒸菜类、炒菜类,摆上满满地一桌子。团年饭菜中一定要有鱼,但是只看不吃的,以取年年有余(鱼)之意。吃完饭后,一家人围在一起准备新年的食品,大家说说笑笑,在一起包饺子,俗称包圆宝,还要打扫庭院,卫生除污,挑圆缸水等。

除夕夜里,灯光通明,一直燃到天亮。年轻的要拜年长者,年长者要赏小孩子们“压岁钱”,这一刻,是小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刻。越是嘴甜,越能得到大人们的喜欢,那么压岁钱就可能得到的越多。人们开始围在火盆前“守岁”,通宵达旦,等待着送旧迎新。

到了午夜子时,新的一年开始了!按黄历上标明的吉庆方位,由家长带领家人出天行,对天跪拜、焚香、燃放鞭炮,以图新年吉利。大年初一早上,大人小孩都得早早地起床,换上干净的衣服或新衣服,早饭吃“元宝”,或煮“腐子”(即当地的一种甜酒打入鸡蛋),表示“年饱”,寓意在新的一年里不缺吃的、穿的。然后相互拜年,相互祝福,恭喜发财。在这一天里谁都不得说不吉利的话或脏话,不得扫除和泼水,不得动刀、剪等,从腊月三十到正月初三,近亲好友之间相互接客,吃年酒。初三早晨,放鞭炮,焚香以表示送“年”。

过完年后还要过节气。石花街人对过节气也十分讲究。初五为“破五”节,家家要用地命菜等素菜来包饺子,并开始接已出嫁的姑娘回娘家过节。商店鸣鞭炮,开始营业。初九为“上九日”,妇女穿上整洁、漂亮的衣服,到附近庙宇敬香、拜神,祈求生儿育女,平安无事。从十三开始,到十五为春节正期。当地俗谓“三十的火、十五的灯”,从十三晚试灯开始,一直到十五晚,家家吃汤圆,室内外到处点灯。龙灯、花灯、蚌壳精、旱船等玩艺上街通宵玩耍。小孩们提着各式各样的灯笼,在大街小巷里跑着,唱着祖宗们留下来的、古老的歌谣。正月十六,妇幼远游,俗称“游百病”。至此,节气才算正式过完。

今年是人民政权成立后的第一年,春节期间的节日气氛特别浓厚。各街道的玩艺做得惟妙惟肖,生动喜人。苍苔的龙灯足有三十米长,光龙头就有二十多斤重,一个壮小伙子舞十几下就累得直喘气,那气势,连好多老年人都连叹没有见过。西河的高跷故事,不但能走动,还能跳跃,技艺高超,让人叹为观止。老街的旱船、蚌壳精,动作生动逼真,不禁让人舒心、开心。除了传统的节目外,今年熊清泉还组织新街搞了新颖的玩艺“大头舞”,演员戴上特别大的,显示各类人物的头饰,手摇手绢或蒲扇,十分喜爱,那模样、那动作不禁逗人大笑。叶子龙也不示弱,编排了“打渔杀家”等节目,演员化妆成各类人物,个个姿态各异,惟妙惟肖。

演出队伍上街了!前面是锣鼓开道,后面队伍在街上牵一条长炮绳,来到一个较大的地方,就围成一个圆圈,中间就形成一片空地。演员们就在中间开始表演,引得众人都前来观看,一时间人山人海,把演员们围个水泄不通,眼看中间的空地越来越小,叶子龙急得大喊,牵炮绳的小伙子们又赶快手持炮绳向外扩圈,观众、演员们乐得哈哈大笑。小孩子们看不见,只好在人群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