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走后,石花街的工作进入恢复重建阶段。
刚刚解放的石花街,民困物尽,生灵涂炭,疮痍满目。人心要安抚,饥民要救济,俘虏要收容,被损的房屋要修复---------工作千头万绪,事情错综复杂,这段时间内把夏云忙得真够呛。她快刀斩乱麻地一连办了六件事:第一,废除宵禁,让老百姓自由出入;第二,救济困难民众,把国民党部队逃跑时留下的大米,面粉,饼干等,分发给老百姓。第三,张贴布告标语,深入宣传我党我军政策;第四,废除国民党的苛捐杂税,组织镇上工商户恢复营业,恢复工商贸易。第五,恢复原有的行业组织,对旧保甲人员实行控制使用。第六,废除连坐法,解散一切反动组织,恢复正常的生活秩序。此外,还要组织青年参军,又要协助王书记他们建立新生革命政权,通过这一系列的工作,整个社会、治安情况大有好转。
这不,又接到上级的指示,迅速组织一批粮食运往前线。夏云和叶子龙商量着成立一支粮食采购队,到乡下去收购粮食。石花地区是个鱼米之乡,石花的大米是非常有名的,大峪桥的大米在清朝末年还作为贡米运往京城,石花的小麦更是闻名遐迩。由石花面粉制作的空心奎面,细园如丝,中含气孔,味道鲜美,成为当地的特产,远销武汉等大中城市,成为上等人物筵席之佳品,妇孺老弱营养之补品。叶子龙担心的是,人手不够,到哪儿去找人呢?正焦急时,陈清华进来了,他说:“县委派我来督办粮食采购、落实情况,其实我应该是来学习的,你们安排工作吧!”接着,他又介绍了国民党原45军135团指导员吴玉林参加粮食采购。他说,老吴也是东北沈阳苏家屯人,和他是老乡。原是北京大学财经系学生,东北被日本人占领后,他回不了家乡,义愤填膺地参加了张学良的东北军,在抗战中,就在襄阳,南阳一带与敌作战。抗战胜利后,因不愿参加内战,于1944年就转业了。因在当地成了家,就留在了本地。现在家闲着呢,又会财务,会打算盘,又会管理,何不请他帮忙呢。夏云表示同意。粮食采购队就由陈清华,叶子龙,吴玉林三人负责。
采购队第一天到殷畈去采购,一下子就收购了一万多斤大米,陈清华特别兴奋。第二天他起的特别早,叫醒叶子龙,吴玉林,到后畈去收购,当天也一下子收购了一万二千斤。第三天,他对叶子龙,吴玉林说:“今天我们兵为三路,叶子龙去凉水井,吴玉林去席家垭,我去汪家洲,大家分别多带点钱,多叫上几个民工,争取今天收购三万斤。”安排完后,让大家分头行动。
陈清华带着4个民工,走过皂角树,古牛石,淌过北河,朝汪家洲方向走去。刚走到离河边不远的芦苇地里,突然从芦苇地里窜出几个人来,手里拿着刀,棍,见着陈清华他们上前便砍,4个民工吓得扭头就跑。陈清华手中拿着扁担,冲上前去和他们搏斗。他一扁担把一个敌人打倒在地,正欲向另一个敌人扑去,不料被脚下的石头绊倒在地,几个敌人上来,举刀就砍。陈清华寡不敌众,倒在血泊里不能动弹。几把刀在他身上砍来砍去,直到陈清华咽气。这几个人抢了他身上的钱,然后逃窜而去。几个民工回到镇上报信,当夏云带人赶到现场时,陈清华已经没有了呼吸,永远地离开了他的战友们
。夏云他们把陈清华抬回镇里,牺牲了这么好的一个同志,大家心情非常悲痛。夏云立即召开会议,会上好几位同志都报告了最近有好几个地方残余的国民党地方武装在活动,有的地方还非常猖獗,大白天武装骚扰当地政权,已经有几位农会的同志被杀害。会上大家分析了当前的斗争形势,认为清匪除霸已成为目前工作的当务之急。夏云决定,马上成立一支武装小分队,由叶子龙负责,开展对敌斗争,另外严格规定,凡下乡的同志必须佩带武器,且两人以上同行。白天工作,晚上必须转移地点隐蔽,等等。会后,夏云立即找到叶子龙,就组建小分队事宜同他进行了商量。他们认真分析了各乡村的状况,决定把重点打击对象在汪家洲一带,打几次漂亮仗,给敌人以沉重打击,彻底清除残余势力,巩固新生的乡村政权。
第二天一大早,夏云和叶子龙带领小分队来到了汪家洲村。这个村位于北河,谢湾河的交叉处,整个村庄被河流环绕,三面环山,仅通往石花街是平地,这个村是民众自卫队队长张子明的老家,也是国民党省党部的所谓“模范村”,村里许多村民被迫参加了国民党或三青团。不少人在张子明手下当乡丁。
夏云进村后,首先召开村民大会,宣讲解放军的优待俘虏政策,自首从宽,抗拒从严,胁从不问。凡以前干过保丁乡丁的,只要今后洗手不干了,一律既往不咎。在村里土改时,和其它村民一样分田、分地,不受歧视。但对于拒不悔改的顽固分子,坚决进行镇压,决不留情。宣传完毕,夏云几个在村外仔细勘察了地形,夏云心中有数了。傍晚时分,他们全都回到了镇上。
晚上八点,天已黑了下来。夏云带领小分队又悄悄地来到村西南芦苇地里埋伏起来。随着夏云低声而急促的命令声,队伍忽的一声就拉开了,立即分成了几人一组的散兵线,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