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灵台方寸山(2)
飞雪不知何时停了下来,雪光映着灯光,分外明亮。
一阵飞吹来,吹落枝头的飞雪,在灯光下片片飞舞,竟然如雪一直在下。
“难道是‘心’?”杨悦又惊又喜,失声叫道。
“斜月三星洞”岂不就是一个“心”字。而心脏不正是“方寸”大小的一座“山”?这个谜似乎并不难猜,更况杨悦在后世见过这个谜语。
玄奘法师微微一笑,缓缓点头。
杨悦禁不住欢呼起来。立时明白了,原来“灵台”不是指谋个地方,而是指“心”,更确切地说不是“心”,而是“意念”。
“‘欲得天机,先至灵台’,原来这个灵台是要通过‘意念’才能达到的地方。”杨悦掩示不住心中狂喜,兴奋地说道。
“一点不。要想打开‘灵台’之门的确是要用‘心’,即你所说的‘意念’。”见杨悦立时便猜中谜底,玄奘法师眼中禁不住闪过一道赞赏。
然而,与此同时,却又禁不住摇了摇头,叹息一声。
杨悦呵呵一笑,说道大师为何叹息?难道对我这么快‘悟’到,有些不服?我这么聪明,难不成令大师羡慕嫉妒恨?”
灵台的秘密,杨悦一时心情大好,跟玄奘法师大开玩笑起来。
玄奘法师也不由哈哈一笑,说道你这不叫‘悟’到,只是‘猜’到而矣。”
“猜到与悟到又有何区别?”杨悦大笑,“和尚不过故弄玄虚。”
“差了许多。”玄奘法师摇了摇头,说道,“老子有言‘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有些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当你能够说出来时,便已经不再是那个真正的。这种只能‘悟’。灵台之所地,尽管你可以凭着聪慧猜出它是会事儿,但不一定能够真正领悟到其中妙处。”
“不能领悟到其中妙处?”杨悦一怔,玄奘法师所说不无道理,笑道,“我到要听听大师悟到了。”
“可惜我跟你一样,只能猜到,不能悟到。”玄奘法师摇头微笑,怅然说道。
“那就说说你‘猜’到了。”杨悦笑着追问。
“老子有言‘玄而又玄,众妙之门’。灵台之玄,正在于它是一道妙门。打开此妙门才能步入太虚。但若想找到灵台之门,首要的是能够做到‘心境空灵,意念全无’。”
“心境空灵,意念全无?”杨悦心头不由一震。
突然有些明白,当日在“大孚灵鹫寺”的地下佛堂,她专心地观看佛像,一时心中没有任何想法,难道恰好达到了所谓的“意念全空,心镜空灵”之境,所以穿越到了这个时代?
而后来再次进入佛堂,因为着急想穿越,无法达到心中无念无想,反而失败?
若果真如此,只要再在佛堂,专心将任何杂念都去除,岂不就可以回到后世?
想到此,杨悦已是按捺不住心头狂喜,禁不住要高声欢呼起来。
玄奘法师看了看她,却再次摇头叹息道只是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极难。试想一个人可能会意念全无?便是新生的婴儿也会有意识。便如道家习练飞天遁法术之人,反而不能飞天遁地,正是这个道理。想通过法术达到空灵之境,实乃是缘木求鱼。”
杨悦听了,不由一呆,心道:玄奘法师所说不,一个人的意识又不是瓶子里的水,说倒掉便能倒掉。在佛堂中看佛像之时,也不是没有任何意识,“看佛像”这本身不也是一种意念?难道想了?
“更况越聪明的人意念越多,反而更不容易做到。”玄奘法师继续说道。
“不,要想没有意念,除非是死人”杨悦叹道。
“除非是死人?…….”玄奘法师一怔,突然愣在当场,低头沉思,半晌不语。不时点头,又不时摇头,似是对的想法一会儿否定,一会儿又肯定。
“大师想到?难道说要想找开灵台之门,先要让死去不成?”杨悦见他怪莫怪样,不由笑道。
“或许正是如此。”玄奘法师沉吟着,脱口说道。
“然而死人可能再步入太虚。”杨悦摇头说道。努力回想当日情景,记起当时她突然倒地入睡,睡醒之后便变换了时代。“或许不是死,只是如死人一样。也或者只是在做梦”
突然想到善导大师说过的“梦境”。难道果真并非穿越,而是被善导大师在梦境中带到了这里?
“做梦?”玄奘法师面上惊异一闪,转口说道,“虽然那‘心境空灵’极难达到,但还是有人达到。”
“没,而且还是极聪慧之人。”杨悦点头笑道,“周文王、老子、张道陵三人似乎都不愚顿。却不知他们如何才能做到?”
“周文王等人如何做到,贫僧不知。但善导大师能做到,却是因为一本经书。”玄奘法师说道。
“一本经书?《大云无想经》?”杨悦心头一震,不自主的伸手摸一摸怀中的《大云无想经》,这本书乃是善导大师留给她的,到是有许多古怪。
突又想到为给弥勒教众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