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五郎想了半天,决定快刀斩乱麻,就依着赵以宽和因扎建议的编组办法,组建集群混成装甲旅,但问题是还缺一个炮兵营的编制,这可有点难办了。
“这个问题不大,把步兵第16师的一个野炮营从混成重炮旅团抽出来加入混成装甲旅即可,少18门75mm野炮,伤不了藤田大佐的筋骨!”赵以宽言简意赅的说出了自己的打算,并且自然而然的获得了因扎和基克维泽、乌季斯的赞同。
藤田这厮还要争,却被柴五郎制止,这位集群司令官现在发现这些部下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几乎是逮着机会就要吵吵嚷嚷的搞山头和本位主义,自己这个集群司令官要当好可不容易,不过他知道叶戈罗夫是联军总司令最为看好的联邦将领之一,倒还真不敢肆意打压叶戈罗夫和他这些桀骜不驯的部下,好在,等上了战场要揉要搓就容易的多。
“混编的事情到此为止,下面请参谋长说说对乌克兰战役的后续推演和本集群的作战预案!”柴五郎挥了下手,哼哼着坐回了自己主持会议的位置,把作战地图让出来交给板垣参谋长。
“司令官阁下,诸位,我认为,顿涅茨克集群不能等北线哈尔科夫方向打出个结果后再行出动,即使萨马拉要求我们暂缓出动,避免惊动德国人和乌克兰人,但是,这不表示我们就干坐着等北线局势明朗,击败敌人和击溃敌人是两个概念,占领顿巴斯煤田和围歼东乌克兰的德军主力是我们的目标!”
板垣征四郎捋起袖子,脸上浮起了久违的神采飞扬来。
1918年8月1日12:00,伏尔加联邦境内,卡缅斯克叶赫京斯基,联军顿涅茨克集群指挥部
“司令官阁下,诸位,根据之前修订的东路军作战计划,我们用第12师团的骑兵第12联队和中国第20师的师属装甲团组成机动部队,插到南边从新沙赫京斯克发起攻击,而森冈少将的步兵第12旅团打头阵,依然从卡缅斯克这里出击,叶戈罗夫中将的步兵第16师紧随其后,矶村少将的步兵第24旅团做预备队跟随前敌指挥部”板的计划还是管用的套路,南线分路出击的部队被看作侧翼迂回的部队,强调的是机动性。
当时会议上这个方案一出,会议室里七嘴八舌开了锅,叶戈罗夫当时寻思,这个板垣的打法倒也中规中矩,东路军主力在北线发起正面进攻吸引对方的注意力,而用骑兵和装甲部队迂回抄对方的后路,倒不失为一个有限兵力下较好的打法。
而就在不少人频频点头觉得认可板垣征四郎这个打法的时候,众人还记得是步兵第24旅团的旅团长矶村闻言站了起来道,
“板垣参谋长,你这个安排,北线主力这路自然没什么问题,我们2个旅团加一个联邦步兵师,打垮对方两个乌克兰民族军的步兵师和一个德国预备步兵师,没有问题”
“可你安排的南线骑兵和装甲部队,加起来也就7000多人,如果顿涅茨克的三个师敌人扑上来,迂回部队怎么抵挡?难道用骑兵和装甲部队去守战壕?兵力比至少是5:1,这仗你叫他们怎么打?依着我看,把装甲部队留给北线主力,我带步兵第24旅团和骑兵联队去南线出击,就算兵力不足不能一口气吃掉对方三个师,但我拖住对方绝对不成问题!”
当时矶村年少将这么一说,众人免不了又议论纷纷,不少人觉得矶村旅团长的分兵打法倒也不失稳妥!北线有步兵12旅团加一个联邦师加一个中国装甲团,打对面人家三个师应该能占上风,南边呢,虽然兵力少点,但是一个旅团加一个骑兵联队,16000人的架势,挡住对方三个师还是有可能的!总比用7000人的骑兵和装甲部队去挡要更可靠一点!
后来还是中国独立装甲第3团的赵以宽上校站出来拍了胸脯保证,“诸位,中华fd17ii型轮式装甲战车上装备的勃朗宁12.7大口径重机枪的威力绝对超过德国人的20mm高射炮,除了刚才说的火力持续性的问题,勃朗宁12.7mm重机枪同样能高平两用,我们配的弹种也丰富的多,有普通弹、穿甲燃烧弹、穿甲弹、曳光弹、穿甲曳光弹、穿甲燃烧曳光弹等等”
“fd17ii轮式装甲战车中有专门配备了360度旋转支架,上面安装的勃朗宁12.7mm双联装高射机枪的防空装甲车,地对空射击,对付飞机时,可有效击穿2~5mm厚杜拉铝质飞机蒙皮,4~6mm厚装甲钢板。
在放平后对地面目标射击时,可击穿厚13mm的中碳钢板运输卡车,装甲运兵车厚15mm的前装甲板或6~9mm厚的侧装甲板,可摧毁轻型防御工事。对海上目标射击时,可对付1~12mm厚、中碳钢板的小型舰船。”中国上校显然很以自己心爱的装甲战车和勃朗宁12.7mm大口径重机枪为自豪。
当时会议上中国装甲团长的一番话让会议室内一众联邦籍的将领们惊呼出声,纷纷嚷着自己的部队也要装备装甲车和大口径重机枪,几个日本将领则脸色古怪,除了骑兵联队长松木眉开眼笑的冲着赵以宽直点头之外,两个步兵旅团长显然有点悻悻的不知说什么好,而最后调整后的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