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汉朝在线> 第三章:胡来的胡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章:胡来的胡亥(1 / 2)

(5) 胡亥的夺位

修万里长城,建阿房宫,焚书坑儒这几件大事一折腾,已是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据说当时有预言家说“亡秦者胡也”。

表意上的胡当然是指北方大草原上的少数民族,这其中亦包括匈奴了。所以秦始皇当初在派蒙恬打击匈奴时,又不惜花掏空国家的银库修建了万里长城。就是为了阻止匈奴的“胡”来。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如果后来秦始皇泉下有知,知道这个“胡”是指他儿子胡亥的意思,他只怕会后悔莫及,自己最后一趟出巡时,为何不早立长子扶苏为太子呢?

秦始皇一生放荡不羁,他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到外面游山玩水一番。在咸阳时微服私访是经常的事。当然,这其中也有遭人暗算遇险的时候,但他福大命大,很多次都有惊无危的化解了。

然而,这一次却没有这么好的命了。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他最后一次出巡的行程吧。

从咸阳出发,先是到了云梦(游洪湖,逛洞庭湖),然后到九嶷山祭祀虞舜。沿江东下,登会稽祭祀大禹,到达钱塘江,沿东海北上,到达山半岛海边的琅邪,当来到平原津时,却发生了一件大事。

秦始皇病倒了。

群臣们万分着急时,秦始皇却认为这是小事一蝶,强打精神继续深入北国大地,涉济水,渡漯水,最后来到一个叫沙丘的地方。这时的秦始皇已病入膏肓。

做为一个皇帝,这次游山玩水居然超过一年之久,风寒所染之下,秦始皇终于走到了人生的近头。

秦始皇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光辉的一生。只是他死时忘了一件事,虽然他已经暗示过了。但如果他后来知道自己的“暗示”无效后,他一定会欲哭无泪。

他的最后一道圣旨是这样写的:(先省略那可恶的八个字)将兵权交给蒙恬,急速返回咸阳参加朕的葬礼。(以兵属蒙恬,与丧会咸阳而葬)

据着秦始皇一生中有十二个儿子,他平常也偏爱最小的儿子胡亥,此番出巡还把他带在身边。但在后继人上,他最终信任的还是长子扶苏。从这一点来看,秦始皇并非真到老眼晕花的地步。

如果真让仁义厚道爱民如子的扶苏当上了皇帝,秦朝是不可能这么快就走向灭亡的道路。

可惜这个世上没有如果。赵高把这一切都改变了。

当时朝中分为拥苏派和拥胡派。

拥苏派的代表人物是著名大将军蒙恬,至于蒙恬的功绩,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过了,他抗击北方匈奴的光辉战绩已名垂千古。而扶苏做为秦始皇的长子,是个有理想有文化有抱负有修养的“四有青年”。

这一对组合,可谓是百姓心目中最完美的组合,是正义和光明的代表。

拥胡派的代表人物是赵高。历史上赵高的臭名远扬,想来大家都不会陌生。他没有文才也没有武才,但他却拥有阿谀奉承之才。因此在官场上一路青云直上。此时他的目标很明确,坚决打倒以蒙恬为代表的拥苏派,以便日后更好的发挥和施展我拥胡派胡作非为的光荣传统。

胡亥和赵高亦堪称完美的组合,是黑暗与无耻的代表。

除了拥苏派和拥胡派,还有个不可小看的派别,那便是中立派。

中立派的代表便是李斯了。

李斯做为秦始皇倚重的老丞相,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法码。本来平衡的两个天平,他只要加入任何一边,都会发生倾斜。

这出行的途中,秦始皇不声不响的就走了。而此番拥苏派的此时根本就不在出巡的队伍中,因此拥胡派的自然可以为所欲为了。

赵高的目的很明确,关键是搞定中立派的代表人物李斯就行了。

赵高就是赵高,他审时夺势,因人而异,这次改变了以往常用的“金钱美女”攻关方法,对正直廉洁的李斯直接动用了语言攻心方法,只用了五问就把他搞定了。

“丞相的才能与蒙恬相比如何?功绩与蒙恬相比如何?谋略与蒙恬相比如何?人心所向与蒙恬相比如何?与诸位公子的感情与蒙恬相比如何?”

赵高这五问可谓一针见血,问的李斯头上冷汗涔涔,呆了半晌才叹道:“皆不如也!”

够了,后面即使赵高什么也不说了,聪明的李斯也明白了,一朝君王一朝臣,如果扶苏当上了皇帝,那么丞相的位置肯定没他的份了,肯定是蒙恬的了。

退一步来说,丞相的位置是小事,掉脑袋的事才是大事。掉他一个人的脑袋是小事,掉全家及所有族人的脑袋才是大事。

思来想去,权横利弊,李斯最终动摇了,选择了拥胡派这一边。

他虽然是一个正直的人,但在“切身利益”这问题上他没得选择,否则他所有的一切都将会如昨日黄花。

然而,他选择拥胡派就真的能“富贵依旧”?

官场如战场,占在十字路口选择何去何从时,这回就连久经沙场的他也没能选对自己的路。

中立派的李斯站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