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二十二,黄昏降临之前,速迭率领的四百前锋军,被天枢城新军连环阻击,最终于井陉关前的峡谷山道前,被截断退路,全军尽覆。
此战,天枢城新军先是弩弓手发威,再到火枪兵震慑,最后重甲刀斧兵压轴出击,取得了新军成立以来,首场野战的大胜。
这一场全歼敌军的完胜,奠定了天枢城新军的根基,极大地鼓舞了新军斗志,提升自信。更打破了金军南侵以来,野战无敌的神话,创造了第一个成建制(一个谋克)全歼金军的战役范例。
若干年后,受此战中重甲刀斧兵的强大战斗力影响,宋将韩世忠首创名噪一时的“背嵬军”。史载:“背嵬者,人持一长柄巨斧堵而进。上砍其胸,下稍其马足,百遇百克,人马俱毙。”时人称其威势堪比唐时陌刀阵。而这一切的源起,就是当日井陉关外的这一场步骑遭遇战!
狄烈率大军赶到时,激战刚刚结束,步兵营的士兵们正在打扫战场,收集战利品。
围坐在山道边一块大石之上,狄烈皱眉听完何元庆、张立与释智和三位指挥官总结的战役报告,最后目光从三名指挥使脸上一一扫过,道:“对于这一战,你们有什么心得体会?”
三人互相看了一眼,张立当先开口道:“弩兵队的战术衔接是个问题,末将主抓这方面的训练,责无旁贷。此乃末将失职,请军主责罚。”
狄烈点点头:“这的确是你的责任,好在敌人比你犯的错误更大……但下回未必还有这样的好运。你的弓弩手还需要多加磨砺。这一次没有造成损失,算功过相抵,你可心服?”
张立叩胸为礼,肃容道:“末将心服口服。”
释智和道:“末将在前方指挥,未能及时调整部署。也当领罪。”
狄烈手指向二人一划:“你二人处罚都一样,功过相抵。”
最后是何无庆直挠头皮,道:“如果说弓弩兵没有损失是功过相抵。那我指挥的重步兵可就……”
狄烈摆手道:“这不一样,两军肉搏,哪有光杀敌而自身不损的?只要你所采用的战术没问题。最终又获得胜利,伤亡程度可以接受的话,你就无过有功……但是,你这一战虽然打得不错,硬骨头几乎都是重步兵啃下的,只是还有欠缺的地方——你们自持有大橹,就没有制造柜马——或者说是来不及制造,以至在敌军第一波冲击中,造成了第一列重步兵损伤。此战最大的伤亡率,就发生在这里……是了。我们损失情况如何?”
张立答道:“三死九伤,其中六人重伤。好在我天枢城岐黄国手不少,药材亦是甚多,相信应该可以救治过来。”
何元庆面有惭色:“是我们欠考虑,没想到敌军真敢以轻骑冲撞重步……”
狄烈打断道:“一场战斗。想得越多,越周密,胜算就越大。兵法上说的‘多算者多胜’,就是这个道理。此战经过得失要汇编成册,下发全军作为教材。”
狄烈身后几个随军参谋心下暗暗咋舌:杀敌四百,其中有一半是实打实的金军。更成建制全歼敌军,自身损失不过十余人。这样的战绩,若是在前朝(大宋),那真是难以想像的大捷了。只怕官家都要御旨召见,赏赐紫金鱼袋(一种荣誉极高的赐,共分六极。其中第一级叫“剑履上殿”,曹操当魏王时,就拿过这个衔头。“紫金鱼袋”为第五级)了。只是看军主的模样,却并不甚满意,不管胜绩,先论失误。这样的治军态度,端是少有。不过,历来名将,不就是如此吗?
如今的狄烈,与当日袭击固新寨时,率领着一群残兵及义勇,却被固新四、五十骑压着打的冷兵器作战新手完全不同了。上太行数月以来,白天练兵,晚上研习、讨论兵法,已经使他渐渐对这个时代的冷兵器战法,由了解到熟悉并最终掌握。
狄烈缺的,其实不是对兵法的研究。他好歹也是上过军校的,古今中外的兵法及军事著作,哪有没看过的呢?他真正缺少的,是对古代的排兵布阵、攻防器具、行军扎营、辩识旗号、步、骑、弩各种战法的应用等等,这一类古代军伍常识。一旦把这些东西弄明白了,结合军校中所学习到的军事思想,再加上胸中藏有古今中外大量军事战例,迅速地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军事指挥员,假以时日,多经大战磨砺,完全具有成为一名优秀将领的潜力。
其实狄烈所具备的军事知识与战法战例,已经远远超过同时代的各个所谓的名将。别的不说,就以这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南宋“中兴四将”对比:四将中最耀眼的将星岳飞,这个时候不过是个二十多岁、勇猛多过智慧的青年,眼下正跟着宗泽学习兵法。而在此之前,这位说出“(兵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千古真谛的大能,压根没正经八百看过兵书,更别说了解什么战例了。
第二位名将韩世忠,混号“韩泼五”,从这绰号就可以看出此人年青时是什么角色,绝对是个玩肌肉的主。此人一生只有三次最拿得出手的战例:一是生擒方腊,靠的是勇猛胆气。二是黄天荡之役,这个战役是被评书拔高了的。实行上是一场先胜后败的虎头蛇尾之战。此战最大的意义是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