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3-09-13
“哈哈……痛快,被汉军困在城中一个多月,终于报仇雪恨了。”庐氏城内,第九镇守军和第十镇骑兵都援兵将校齐聚一堂,为此战的大胜而庆贺。
“谢都尉,此战结果情况如何?”与谢安对坐的颜胥一边大口喝着杯中之酒,一边沉声询问道,“老颜我战后回城,安排将士驻地,现在还不清楚结果呢?”
谢安脸带笑意,道:“我军将士伤亡两千余人,大部都是受伤。城外汉军两万战兵,一万两千民夫之中,战中被杀或死于战乱万余人,俘虏一万三千与,其中多为民夫。剩余六七千敌军,已经趁乱溃逃。不过,我已经安排人手去追捕,想来能逃脱的也不过两三千人吧。毕竟,因为坚壁清野,他们没有粮食,又在大乱之中丢失兵甲器具,想要顺利南下,也不是一见容易的事情。”
“至于缴获的兵甲器具、军帐旗帜更是不计其数。另外,还有数千担粮草。此战之后。相比东雍州的汉军就会撤军了。毕竟,我们的援兵已经折返南下,折去一路人马,汉中王也不会继续留在这里攻打河南府。”说着,谢安脸上不由浮现笑容。
“那谢都尉,你是如何三言两语就让汉军主将投降的?本以为这汉军主将既然能被汉中王看重,定然会宁死不降呢。要知道他如此轻易就能投降,破营之后,就该劝降与他的。否则,也不至于在最后追击他之际,让弟兄们受到不小的损失。”颜胥不由感叹道,在追击秦江的过程之中,秦江的亲卫可是与赵军骑兵死战不休,其中,颜胥麾下的将士,不少都是死于此战之中。
谢安沉声道:“我能劝降与他,也与将军大破汉军有关,当然,也与赵军将他追得无路可逃有很大关系。”
“因为汉军攻打东雍州,所以暗影卫和飞鹰卫自然对汉军的情况要加以了解。这一路汉军是偏师,是为了牵制庐氏城守军不能支援河南府,不能侧击那里的汉军大军。”
“这秦江是汉中王麾下大将,昔日出任荆北南阳府守军之中汉军主将。此人能被汉中王看重,自然是因为他却又不凡的能力。但其却因为与洛阳王有隙,使得汉中王麾下臣子对其多有不满,所以,汉中王为了不让秦江与自己麾下的文臣谋士因为洛阳王的原因,而产生不和,所以就将他安排在这一路出任主将,。当然,汉中王也有将其发配一边的意思,毕竟,这一路只是偏师,虽然有两万大军,但其中精锐老卒只有半数,其余则几乎全部都是新卒。”
“与洛阳王有隙?与洛阳王有隙怎么会让汉中王麾下臣子对其不满?”
“哈哈……这说起来也与我们的暗卫有关。当初为了分化瓦解南方联盟的成立,大王下令派人去南方散播谣言,分离洛阳王与其他诸王的关系。洛阳王丢失洛阳之后,实力大减,自然不是其他诸王的对手。所以,洛阳王愤怒而将权利全部交给汉中王之后将荆南和荆北两地守军撤向荆州中部,以示自己清白。”
“而当时与洛阳王一起驻守南阳府对抗我们的汉军主将就是秦江,因为洛阳王的一时退让,秦江在洛阳王面前有所倨傲,让洛阳王甚至不满,差点让洛军与汉军在南阳府大战起来。”
“然而,风水轮流转,昔日丢失东雍州的情况,现在又落到了占据西雍州的汉中王身上。在开战初期,汉中王向洛阳王求助,洛阳王当即以自身与赵军有嫌疑为由而拒绝。这也是东雍州攻打我们的是以汉军为主,齐军和蜀军为副的联军,却没有洛军的缘故。”
“洛阳王没有出兵东雍州,这让汉中王既不满又十分担心,毕竟,他汉中王和洛阳王连起手来才能与另外两王对抗,要是洛阳王与他有了很深的隔阂,他岂不是很危险。另外,急于稳住西雍州的汉中王也需要洛阳王麾下洛军的支援。”
“在得知秦江与洛阳王有隙之后,汉中王麾下的长史、参军们就因此对秦江极为不满。一个边地将军,竟然然与一地诸侯对视,引发整个局面的不顺,这些官员,对秦江哪有好脸色看?”
“不过,这些看法,也不过是这些官员们的推断,并没有十足的理由证明洛阳王不愿支援汉中王北上东雍州是与此有关。再加上秦江驻守南阳府,才能不凡,在军中有不低的影响,汉中王也不愿无故迁怒与他。”
“此次北上之后,汉中王一开始并没有兵分两路,而是直接攻打河南府的宜阳、永宁两城,不过,久攻不克之后,这些官员在论事之中,再次将秦江牵扯进去,使得汉中王麾下文武不和。所以,汉中王就让秦江负责一偏师攻打庐氏,预防庐氏守军侧击赵军主力所部。”
“虽然是偏师,但两万将士,万余青壮,无视兵甲器具被我们所获,秦江折返回去,还会有什么好下场?就算这一次汉中王还不会置他于死地,但是,那些本就对他不满的官员会放过他?另外,秦江担任一路偏师主帅,汉军之中,也有不少地位在其上的将领不满,到时候,只怕不仅那些文官对其不满,就是那些同僚,也不会放过他。”
“他这一路偏师之中,不少都是他的部下,我们饶恕这些人,他自然会有所选择。另外,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