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老城区外,城北新区、城东新区和河南新区也都逐渐走进了开发商们的视线,已经陆续有多家市内和国内的知名房地产商开始涉足石城,与区政府交涉要大规模开发这些区域的设想,这也给石城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浓郁的现代色彩。
因为区委区政府原来所在的西山片区因为地形的阻碍,已经没有了发展的潜力,为了推动城市的发展,石城区里也在考虑将区里边的行政职能部门向城北转移,因为在这个方向上发展的潜力最大。
按照王锡绶和章诚儒的想法是要将主要行政职能部门迁移到城北,而将区里的行政服务中心设立保留在老城区的西山片区,这样既可以腾出大量黄金地段的优质土地,出让获取巨大收益,同时又能够保持老城区居民的办事方便。
不过在区里主要行政职能部门迁移到哪个区域的问题上,王锡绶和章诚儒意见略有些不同,按照章诚儒的想法,区里边四大班子和主要职能部门可以考虑搬迁到城北新区二期范围内,这样既可以贴近河畔,又可以促进城北新区二期开发。
但是王锡绶却不太赞同这一点,在他看来,随着三叉河上两座大桥的动工,可以预料两三年内城北新区二期就要繁荣起来,根本不需要行政部门带动,临河和夹在两座大桥之间就是天然优势,大量行政职能部门迁移到这一区域,要不了两年又要变成和保留在老城区的结果一样,占据着黄金口岸,着实可惜。
按照王锡绶的想法,区里四大班子和行政职能部门要搬迁到的地方就是要在目前看来相对偏远,甚至在很多人看来三五年乃至十年都难以发展过去的地方,只有具有相当超前的设想,好看的小说:。你才能真正发挥行政职能部门带动的作用。
既然城市发展扩张的步伐不可避免,而区里边掌握着这样的行政资源,怎样最完美最合理最科学最大限度的利用这一资源来实现城市的规划发展的节奏,就是一门艺术了。
王锡绶在一个很小范围提出了要将区里四大班子和区里主要行政职能部门陆续搬迁到老人山以南的山脚下那一片区域,现在那一片区域还是紧邻着老人山的连绵浅丘,甚至连城北新区的第三期的最边缘道路堪堪划过这一区域,而且还要绕过老人山这一片占地达九平方公里被定为城市森林公园的区域。
章诚儒和区里边其他领导对于将区里四大班子和主要行政职能部门适当迁得远一些并无异议,实际上他们也意识到了如果将这些部门放在城北新区二期范围内已经有些不合时宜了,但是王锡绶这一步实在迈得太太,甚至超出了城北新区三期范围。现在那一片甚至只停留于一个设想,连道路也才开始刚刚在远景图上规划,如果按照目前石城城市发展的正常进度。只怕道路建设都需要放在2010年以后可能才会考虑向那一片延伸,根本谈不上开发这个进度上来。
但是王锡绶对这一点很坚持,在他看来,恰恰就是要利用区里边四大班子和行政职能部门的迁移来调整城市发展方向,进一步加快城市功能区向东向北的发展速度。区里边主要部门迁移过去,就相当于为现在还是一片绵延浅丘的区域打下了一个楔子,插上了一面旗帜,可以引导城市发展向着那个方向发展,可以在很大程度避免城市向南和向西南发展挤占南面和西南面的上好良田和菜蔬地。
如果一届党委政府不能有足够的超前意识,那就会给下一届留下相当多的后遗症和短板。这是王锡绶的看法。
王锡绶和章诚儒也分别找江风谈过这件事情,他们非常清楚江风在石城的巨大影响。江风虽然不是体制里面的人,但是可以说。江风的意见在石城区的影响已经超过了区委区政府班子里面的任何一人,哪怕是已经去市里面担任专职副书记的前任石城区委书记万长龄在石城的影响力,都比不上江风这个圈外之人。
江风在知道两人的观点后,觉得王锡绶这个区委书记的眼界的确要远大一些。所以,江风这次没有支持与他的老岳父章诚儒。
作为一个有着后世记忆的先行者。江风更不能容忍这种事情的发生,石城作为他的家乡。也是他的根基所在,无论是从哪方面,他都希望这座城市能够成为一个典范。
仲夏傍晚的河畔已经多了几分凉爽,老城区这边河岸是市区风貌整治建设的主要街区,这一线滨江沿线经过了一年多时间的整治修缮,已经焕然一新。
从册山河与三叉河汇流处可以看到截然迥异的两道水流在这里汇合,三叉河的水略显浑浊一些,而册山河的水则显得略淡,河岸平直,经过整修过的堤坝巍峨厚实,混凝土浇筑表面加上条石垒砌,阶梯直接通到河岸下的内堤围栏内,这已经成了石城河河畔的一道景观。
寻常水势只要不超过警戒线,水流一般就贴着内堤栏杆下的一两米处,而遇到涨水期就有可能逼近栏杆,如果洪水水势太大则有可能将整个内堤全部漫过,那时候就主要依靠雄伟的外堤来发挥防洪作用了。
沿着河岸外堤就是秀丽如画的滨河公园,外堤整修之后,沿线乔木和灌木错落有致,结合着老城区固有建筑风格的亭台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