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求收藏、收藏、收藏。
村里没有了赋税,秦轩还鼓励村里发展庭院经济,养鸡鸭,养鱼,一个自己吃着方便,有钱了,自己也要吃好点了。就算吃不了了,还可以外卖,为自己增加收入。[.z
照这个趋势来看,秦轩相信今年,冯家沟在陇右会变成最富裕的村庄了。
阿牛的婚礼在后天举行,冯老伯到了后,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做好了,二老就忙着去各家叙旧。
秦轩给阿牛封了个大红包,里面装了一万贯飞钱,没有阿牛一家,秦轩在大唐也没有这么容易立足,说不准会被别人当作奸细抓起来,那会有现在这么风光呢。
“接新娘子去了,喔~喔~”二娘高兴的叫道。
“二娘,看你高兴的,那天你做了新娘子,那就更高兴了”阿虎笑着说,又转头看看秦轩。
秦轩微笑着也没说话,二娘也叫阿虎说的脸红了,斜眼看着秦轩忸怩了一会也没说出什么。
真是难得,二娘也知道害羞了,看样子不在是那个懵懂的小丫头了。
今天的阿牛一身吉服,大红的绸花绑在胸前,怎么看着怎么觉得滑稽,但是这样的喜庆日子又到处充满了欢笑。
秦轩也是迎亲队伍的一名,按理说秦轩有官职在身,不应该去的,至少要注意一个当官的形象问题。
秦轩压根就没把朝廷封的散官当作回事,秦轩没见过唐朝的婚礼是怎么样的,所以也不管冯老伯劝阻,毅然跟着迎亲队伍去凑热闹。
二娘确只能站在门口看着迎亲的队伍走了,她是不能去的,去迎亲的都是男人,女人不能跟着去凑热闹。
这个唐朝迎娶新娘的时间竟然在黄昏,这个和秦轩前世时的维吾尔族一样的习俗。
接新娘子的彩车也是披红挂绿,连马的头上都带了朵红花,听说这个时代迎娶新娘子有仪仗队和鼓乐队,因为这是农村,仪仗队就当是秦轩和这帮年轻充当了。
有几个年轻人拿着鼓和锣,也就是简易的鼓乐队了,图的就是个喜庆,农村条件有限,有个意思就可以。
这个时候新娘不叫新娘子,叫新妇子,即将嫁做他人妇,叫新妇子才贴切些。
这个时候的没有结婚的姑娘都可以叫娘子的,叫新娘子估计反而叫人误会,而且这个时代的婚礼习俗多是从北朝传承下来的。
一群年轻人簇拥着骑着大红马的阿牛和彩车朝新娘家走去。村子不大,锣鼓声响彻全村。
村里的人陆续的加入到迎亲的队伍当中,林悦竟然也来凑热闹,还拿出个竹笛吹奏起一个不知什么曲目的曲子,听着很喜庆。
新娘家很近,没走几步就到了,就这么点距离还是有不少人跑过来拦着迎亲队伍讨要喜钱。
看样子阿牛早有准备,边上一青年拎着个袋子,里面装的都是铜钱,碰到阻拦的就撒铜钱,搞的阿牛像个散财童子一样,看的秦轩直笑。
冲破重重阻拦,迎亲队伍终于来到新娘家,大红的双喜贴在门上,大门紧闭。
大门里面嘻嘻哈哈传出女子的声音,有的还在叫“来了,来了,把门堵好”,这又是一道关卡,和秦轩前世时习俗一样“要从此门进,留下开门钱。”
“新妇子,开大门,我要把你娶回家”众人齐声喊道。
秦轩一愣,这么些人喊的还怪齐的,喊完就开始拍门,里面传出了一个女声“门外是那个,如此无礼,拍门干啥,有什么事情就说”。
“我等乃冯阿牛家的,来此迎娶你家娘子归家”一个迎亲领头的喊道。
“又不是你娶亲,三娃你让一边去,叫阿牛过来说话”门内女子说道。
“这位娘子,在下阿牛,请这位娘子行行好,打开门”阿牛对着门内女子说道。
“在下村东冯阿牛,迎娶新妇暖炕头”众人接着喊道。
这个叫门仪式还挺有意思,还编的有顺口溜,众人齐喊,声势浩大,估计全村的人都能听见。
“阿牛,奴家也想给你打开,可是这些姐妹不同意,奴家也没办法,她们不让我开呢”门内女子委屈的说道。
“各位娘子,行各个方便,各位也辛苦了,小的这里有些脂粉钱,请各位笑纳,小小意思,不成敬意,这位娘子请把门打开一点,好给你们脂粉钱”阿牛边说着,边对旁边的几个使了个眼色。
“这还差不多,算你有点良心,门外旁的人都退开,就留阿牛一个”门内女子喊道。
“我们都走开了”那些青年都退开了喊道。两扇大门边一边躲着两个小年轻悄悄的不说话。
大门刚开了一条小缝隙,四个小年轻使劲一推,大门顿时被搡开了,里面的女子嘻嘻哈哈的笑骂声和那四个小年轻的求饶声响成一片。
阿牛还是恭敬的把一小袋铜钱给了那个娘子,这些都是本村的,阿牛平时都叫嫂子什么的,还是不能进来就不认账,而且这才是第一道关,不能得罪了。
这个习俗叫“下婿”也叫“下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