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看网络小说的筒子,应该没有没听过起点、17K和纵横的吧。有人把这三个三足鼎立了老长时间的小说网站比做小说站的三国,起点是曹魏,纵横是孙吴,17K则是蜀汉。那么,最近蜀汉搞了一个轰轰烈烈的网络文学联赛,这联赛不是联姻,而是一场没有销烟的战争,看似不声不响,实则很有可能会对网络文学今后的格局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关于这三个网站的名字,其实我一直理解不了的就是17K。其他两个都好理解,起点是“读写起点”的意思,纵横是“才气纵横”,那么17K是怎么个意思呢?一般认为是“一起看”的谐音。后来,有人跟我说还有一种说法,不是从读音而是从字形上来解释,说1代表作者,7是一个打开的笔记本,K就是读者在看书,17K的意思就是“数字创作+数字阅读”。据说是请香港某风水大师取的名字,而且17本来也是数字,所以这是一个注定会成为数字出版老大的名字,是正统。
17K在建站之初的时候何等风光,相信大家都是记忆犹新的。那时起点的一线大神,几乎被17K挖得山穷水尽,17K的名气与人气也因此一炮而红,后来,遇到了一些问题,然后网站低迷了一阵。再后来,纵横来了,被完美收购的纵横也曾从起点挖了大批人,由此加入了与巨头们的争夺战中。再后来,盛大文学成立,起点有了越来越多的同盟军。这个时候的17K就被众多竞争挤在一个夹缝当中,要想发展变得很难。
从三家网站背靠的公司来看,起点靠盛大,当然最强,纵横靠完美,也是富二代,只有17K,虽然是中文在线嫡生,但是除了听起来是个最应该搞数字阅读的小说网站外,实力并不比当年的刘备要好。从这一点上来说,他们的确很符合开头说的“三国”的那个定位。
读过三国的大家都知道,打胜仗与败仗并不是说谁最强大,谁就能赢,赤壁之战就是个例子。但也不一定正统就能赢,败走麦城也是个例子。而孙吴,也不一定真就能靠父兄基业和妹子美色,把刘皇叔吓得或迷得不找你干仗。
从整个网络文学这几年的发展来看,基本上没有什么创新与进步。模式还是原来的模式,作者以买断或者分成赚钱为动力写小说,读者花千字三分或包月看小说。为了保持人气,争取更多订阅,赚更多钱,作者不得不拼命码字,每天几更,有的人一天写几万字,以至于有的写手积劳成疾,英年早逝。从这种意义上来看,网络写手真的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他不但需要更好的“脑力”,更需要更强的“体力”和“精力”。而越来越多的新兴写手的涌入,则使得这个圈子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现在那些比较火的书,写个二三百万字已经很普遍了。而读者则普遍感觉,越来越多的书情节雷同,没有亮点,缺乏令人眼前一亮拍案叫绝的经典!
再说网站方面。用盛大文学候小强的话说就是:二三分钱的生意毕竟做不大。但是,这几年来,网络文学这个已经不算是新兴产业的商业模式,还是最初那个模式,读者花钱订阅,千字三分,然后千字千字地看,其他收入来源,除了17K开创了个30包月之外,小说网站能用的也只有诸如PK票、贵宾票、盖章等“打赏”类进帐模式,花样繁多,作用有限。照这样下去,网络文学产业要做的像某家电商一样光光棍节一天就收入191亿,那简直是天方夜谭。
所以进步是急需的,变革是必须的。就像某组织的制度一样,如果根本模式不改变,小改小变是起不了多大作用的。话扯回来。网络文学圈的三个大佬,起点、17K、纵横,哪家有变革的?小的都有。大的几乎都没有。如果一定要说有,也只有17K有些许创新。17K的改变在近年来一直是为业内所称道的。
首先是服务方面。为了更好地伺候好作者、读者这些客户,他们成立了一个作者顾问中心,清一色温柔细心的年轻美眉,正是这些顾问,使得17K的口碑迅速提升。这也难怪,这些软妹子们细心到能把每一个作者的生日倒背如流,然后作者过生日,送礼物。作者结婚,送礼物。作者生孩子,送礼物。作者爆更,送礼物。对于读者,也是尽可能细心周到地做好每一种服务。反正是各种温柔,各种细心,各种送礼物。据说,有作者感动之余,给17K的作者顾问中心送了个外号,叫作“网文界的海底捞”。
还有就是青年商业写作训练营。大伙不是来写书了吗?第一本,没经验,签不了约,怎么办?没关系,参加青训营吧,这里有干了五六年的资深网文编辑告诉你编辑喜欢的是哪些书,通常能火的是哪些书,书名怎么取,主角如何设置,设定如何定,伏笔如何预埋,等等。也会有网站上炙手可热、一呼百应的大神亲自交流沟通,把自己成功的一些经验告诉你,比如怎么样才能迅速吸引读者,怎么样才能让读者欲罢不能,怎样才能一天写一万字还不觉得累……
但是,这就够了吗?当然不够。经过一年多的准备,17K推出了精心策划的首届网络文学联赛。听名字就觉得不一样。哪里不一样?文学比赛,尤其是征文比赛,很常见,每年都有。但这个叫“联赛”。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