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好有戏志才打点,如果没有他,刘易还真的会忙得一蹋糊涂。这几天别说要进宫去和皇后偷欢,就算是振灾事宜也不一定能够妥善安排好。
振灾是好事,不用藏着匿着,把声势弄得越大越好。再说,这也是奉旨振灾,光明正大的事,不但要宣扬一下当今皇上的圣明浩恩,也要为自己打响这个名声。官职是小了一点,却始终都是代表着当今皇上,传了出去,也是一个叫得上名号的人物,这个是实打实的好处,所以,刘易也不怕把事情传得沸沸扬扬,越多人知道就越好。
现在嘛,自然是已经宣传到满城皆知了,有戏志才亲笔书写的布告,以及派人天天敲锣打鼓的去喊口号。
呵呵,布告写什么呢?又喊什么口号呢?
布告自然是大力宣扬一翻当今皇上的圣明,宣扬皇上如何如何关心百姓的疾苦,特别亲口封赐刘易为振灾粮官,让刘易代表皇上到受灾地区去救助救济受灾的百姓。当然,重点是宣扬刘易也揖出十万两用来购买振灾物资的事情。同时,又大力宣传,振灾救困人人有责,希望广大百姓能够齐心合力,希望各界人士有力出力,有钱出钱,能够捐献一部分救济物资,让更多受灾的百姓得到救助。
这个布告,也是刘易临时想到后世的一些振灾做法,让戏志才试一试,看看可否得到一点物资捐赐的手段。为了能够吸引人,吸引那些想搏取名声的富商或官绅也来揖赐,刘易还物意交代戏志才,让他搞了一个善人榜,把捐赐达到一定数目的名字写上去,按捐赠多少的数目排列,到时候在振灾粮官府的门前为捐赠者立一块石碑,把他们的名字都刻上去,让后人知道那些捐赠者的善行。
此一举,正是吸引民众眼救的新鲜做法,吸引全城百姓关注的举措。
名声名气嘛,谁都想要,花钱买名声,有钱的人根本就不在乎,原本戏志才还以为不会有人捐资的,此举措一出,应者云集,居然不少人争相恐后的到振灾粮官府来捐资,达到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直至准备出发前,所收到的各种捐赠不计其数,如果不是时间紧迫,可能收到的捐赠会更多。
现在,戏志才统计出,所收到的捐赠粮食,不下于五万担,钱两足足有五万多,和皇上捐出来的银两一样多了。另外还有无数被服什物。
皇上捐出来的十万担粮食以及收到捐助的五万担,再加上刘易采购到的十万担,一共也就是二十五万斤吧。不过,只是这点粮食,似乎还远远不够的。嗯,别看二十五万斤看起来似乎很多,但二十五斤粮食是什么概念?按现在大汉的情况来说,一人一天有一斤粮食就算是很丰富了,相当于是二十五万人一天的食粮,两万五千人10天的粮食。
刘易要去救济的是巨鹿郡,一个郡,估计不会只有二万五千人那么少吧?也只能是供应他们10天的食粮,远远不够的。所以说,还得要再采购粮食,那些钱,就是用来再购粮的。
只不过,东西多了,运粮的队伍也大了起来,一时间再难以一次运送太多,只能以后再分批次送去。
一辆马车或牛车、螺车,可运载重物两千斤左右,25万斤粮食,最少都要120辆马、牛车。另外还要运载别的物资呢?所以,光是采购马牛车都花了刘易4.5千两钱财,才不过是购买了150辆马、牛车。
马牛在古时候都是农耕之宝,如果不是在洛阳这个全国最大的都城,刘易还不一定能够在短短的几天时间内采购得到呢。当然,不是说洛阳缺少马匹什么的,相反,洛阳并不缺少马匹,因为各处都有人贩马到洛阳来的。只不过,一般人却难以购买得到,因为那些马贩要不是和朝廷部门有关系,就是和朝中的那些世族豪门有关系,他们贩来的马匹,都是要经过他们优先购买,等到他们挑得差不多了,才会赶到马场集市去贩买。
现在刘易采购到150辆运粮的牛、马车,刚好可以把现在所有的振灾物资全部装载好。另外还有车夫每辆车两个,共有三百个车夫,另外还有一百五十个权作搬运的青壮民工。这一百五十人,也是人人推着手推独轮车,车上是三几百斤的粮食,这些是运粮队的食物,刘易故意分开了来,向世人证明,该是振灾的粮食,就是振灾的粮食,谁也不能动。
当然,车夫加上150个搬运工,他们都要由刘易付给他们一定的银两作报酬的,不会白干,他们不算是振灾粮官府的编制,只能由刘易私下掏腰包来招聘他们为自己办事。
一共750人的队伍,150辆牛、马车,队伍拉了开来,足足可拉开三、四里路。真正让刘易见识到了古时候后勤运粮辎重部队的状况。这次振灾运粮队,其实和一支战时的后勤部队差不多,刘易才会有如此的想法。
队伍是一早从洛阳城离开的,前来送行的人还真有不少,都是那些捐资的商人豪绅居多,当然还有个别热心的民众。
让刘易感到意外的是,益阳公主居然也赶来了,不过,人多口杂,她倒没有和刘易多说了什么,而是交给了刘易一封密函,说是皇上交给他的,让刘易私下观看。把密函交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