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尚,历史上对于他的记述并不多,甚至连他是怎么死的都没法考证。只可以证实的,就是他的确是曾任丹阳太守。可是,他到底有没有投效孙策,其实也没法搞明白,因为,那可是说是周瑜携兵投孙策,并不是说周尚投孙策。或者,周尚在任丹阳太守的时候,在周瑜率丹阳之军投孙策之前就已经死了。
但是,刘易现在看周尚,先不说他有没有什么才华的问题,看他似乎是真心的想治好丹阳的问题上,便可以看出,他应该是一个真君子,是一个坦荡荡的好官员。
事实,周尚投效刘易,让在场的众人都感到有些意外。吴丽也有点吃惊的看着周尚道:“小伯,你、你怎么会想到要投效他、刘易?”
“呵呵,弟妹,这年头,有几个人像太傅如此能为了大汉百姓做事的?我周尚不才,但是也想造福一方,因此,谁能为了百姓好的,我便投效谁。”
“好了好了,不要说这些了。正好,我们从袁术那里搞到了大量的粮食,除了要送去洛阳的救急之粮外,还有多的。救济曲阿这二十来万百姓,我想是没有问题的。”刘易不想就此事做过多的讨论。现在,周尚这个丹阳太守投效自己,刘易觉得却是一件好事。
刘易想到,自己要在长江出海口的地方建船厂、建盐场,的确需一个基地。如果单靠扶持某一人占据着吴郡给自己提供保护的话,也不够保险。刘易不喜欢把自己交托在一些不太确定因素的人的手上。
曲阿、丹阳,如果自己在这里夺得一城作为据点,这个倒也不错。
不过,曲阿这个城池,的确是兵家必争之地。把曲阿定为自己在长江口岸的据点,其实并非是最好的选择。刘易担心,这个多事之地不够安全。
可是,却也有诸多好处啊。曲阿可是一座现成的城池,还有二十多万百姓,只要自己略加调动,他们便可以为自己所用。到时候,要建船厂什么的,也不用担心不够人手,不用再从别的地方招人来。
还有。丹阳城内的百姓,只要自己略加统治,派人来登记调查一下,便可以摸清这些百姓的出身来历。相信,他们大多都是祖辈都生活在这里的丹阳人。如此。知根知底,非常可靠。
刘易想到这些。心里不禁就有点心动了。
其实。从曲阿开始,离出海口已经不远了,快船半天便可以出海,把这里定为自己的一个远航基点,倒也非常合适。从这里开始,刘易也看到。江道宽阔,大型的远洋海船,可以畅行无阻,一直到深海。当然。刘易现在是没有办法制造出后世的那些航母或者那些真正的大战舰来的。充其量就是一些比现在的大战船更大一些,可以在大海来抗得住海浪的大船罢了。事实,现在的如神风号大战船的五桅大船,已经一样可以远洋出海的。但刘易还是想再制造出一些更加大的战船,方再正式远洋出征。
还有,现在刘易的水军还不是太多,所以,眼下还是着实制造战船,以及训练水军为主,消灭东海之外的小日四岛,刘易也不急在一时。怎么说,也得要等自己在大汉的局势稳定一些再说。根基都还没有完全打好便远洋作战,那可不行的。
但是,还有一个难题,那就是盐场的问题,曲阿离大海还有一段距离,这里的江水,还是淡水,晒不是盐的。所以,最终还得要到海边去搞一个盐场。
周尚这时见刘易似陷入了一种沉思当中,久久都没有回过神来的样子,他不知道刘易在想什么,不由咳了一声提醒刘易道:“主公,莫非还有什么难题么?不如,主公说出来,让周某想想看。”
刘易这个时候,觉得,若能据得曲阿,并把曲阿作为自己的一个据点,在这里生产大战船的确要比在别的地方更好。因为,只要自己占据了这里,肯定要驻守一支大军在这里的,如此,也可以镇住这四周的势力,让他们都不敢轻举妄动。嗯,也可以待见过孙策之后,看看再决定是否再支持孙策统一南方。如此,自己要出兵支持孙策也方便一些。若孙策有自立之心,那么,自己在曲阿这个据点,也可以好好的牵制住孙策,让孙策永远都不能威胁得到自己。
嗯,刘易想是这样想,但是心里却还是非常希望孙策会向自己投效,没有自立的心。
刘易见周尚发问,转过神来,反而问他道:“周尚大人,你现在也是才来丹阳,不知道,你可以控制哪支军队?”
“军队?这个……”周尚的脸色一红,道:“这个,主公,丹阳之军,周某并没有可以指挥调动的军队,也仅有二三百人是一直追随周某的亲兵下属。一直来,周某都是文官,所以,军队的事,不归周某所管。”
“哦,原来如此。”
三国时候,虽然,许多冒起来的诸侯,一开始都是某地的太守,但是,那些最终成为一方诸侯的太守,其实大多都是武将出任的太守。文人出任的太守,他们一般都很难真正的掌握一地的大权,他们掌握不到当地的军队,那么,他这个太守,也只是一个称呼名头罢了,与那些领军的将领相比,他们是非常被动的,也有不少是将领斩杀了原太守,自领太守一职的。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