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还很难产生那种独立自主思想。或者说,他们现在,几乎是所有被大汉官府所统治下的民众,他们都相当满足于他们当下的生活,暂时还没有更高的生活要求。如此,大汉也就没有必要马上让他们开展拥有私人的私产,没有必要让他们拥有太多的私人财富。
好比,如马来西亚地区的那些民众。
他们原本就是生活得很困难,但在大汉官府的驱赶统治之下。他们已经不用再担心生存的问题。
每天,他们只需要付出一定的劳动,然后他们就能获得他们所需要的食物。能够吃饱,没有生命危机,汉军也不会无故的压迫他们,不会随意的欺侮他们。所以,他们觉得生活得很自在自由。
尤其是,他们也不停的接受大汉的教化,每天劳作、学习,再也不用他们去考虑别的。这样的生活,让他们过得很舒适。
民智还没有完全开化,还没有萌芽出他们民族自主权之前,大汉方面也没有必要早早就让他们拥有太多的财产。
当然,在大汉文化的同化之下,将来,他们怕也难以生出民族自主权的意识。最多,等到一定时期,他们所学习的汉人文化更加精通,慢慢的开阔了眼界,意识到他们已经同样作为汉人,但是他们的生活却与大汉本土的汉人的生活完全不同,许多的生活上的用品,他们都还没法去拥有享受的时候,他们才会生出那种为何他们不能如大汉本土的那些汉人一样,生活得更加的富裕丰足,能拥有更多让生活更便利的东西呢?
如果到了他们萌芽出了这样的思想。或者是治理他们的大汉官府,在察觉到这些地区的民众开始拥有了较为自我的意识时候。便及时的开放一些政策,开始慢慢的让他们拥有私人的私产,让他们慢慢的向大汉本土的汉人向齐。
当然,这一切,都会在大汉朝廷可控的情况之下开展的。
其实,从大汉本土迁徙过来的汉人,这部份汉人的生活状况,也会影响到他们。让他们慢慢的向真正的汉人向齐。
之所以如此慢慢的向这些异国异族人开放这些政策,主要是要让这些民众,从一开始,就慢慢的形成一种以汉人为主为中心的思想意识,让他们慢慢的懂得,如何才是真正的美好生活。然后,当大汉能让他们过上如汉人一样的丰足美好的生活之后,他们就会更加的认可认同汉人的身份。
说到底,就是要慢慢的,让那些异国异族人,崇汉媚汉。永远不会生出要反抗大汉朝廷之心。
现在,汉军就是要让这卡拉奇地区的异族人,慢慢的适应接受大汉的统治。让他们自己去感受,去体会,在大汉统治之下所获得的好处。让他们离不开大汉官府的统治。
所以,大汉方面,不必要刻意的去施恩,因为太过刻意,会让他们误以为大汉在讨好他们。
所以,在这个阶段,大汉对他们的统治,是比较严厉的。他们必须要按照大汉所颁布的条命去做,否则,汉军不介意给些颜色他们看看。
那么多的安息帝国民众,以及一些土著人,他们当中,自然会有一些比较凶悍的。他们并不太愿意接受大汉官府的统治。对于这一部份,汉军直接抓来做典型,将他们给灭了。
如此,剩下来的,都是一些比较温顺的帝国人及土著人。
由于孙策所部的汉军,并没有特意的集中在一个城镇搞发展。所以,其部汉军,控制了一大片广阔的区域。
这一片区域,相当于是整个巴基斯坦的东部地区了。
这么大的一片区域之内,拥有人口近百万,他们分布在沿海的一些村落,或者是内陆的一些山林当中。
在汉军的控制,官府的统治之下,这些地区的民众,很快就恢复了生产秩序。
不过,暂时来说,孙策的这二十万军马,也暂时能控制着这么一片区域了,一时也难以再扩大治理区域。
毕竟,早前已经提到过,治理地方,主要还是得要靠大汉的官员,要靠在各地设立大汉官府政权来实行。一下子攻占太多的地区,大汉的官员很难马上到位。攻占下来,却难以治理,这是没有什么好处的。反而会适得其反,会让那些汉军没能及时救济治理的安息帝国人产生逆反的心理。
本来汉人与他们的人种就不相同,并且,原本在他们的理解当中,造成他们现在的局面的罪魁祸首便是来自于大汉的压力。在他们安息帝国的宣扬当中,也早已经将汉军描述成一些穷凶极恶的军马。如果汉军攻占他们的地方,却没能将他们从苦难当中解救出来,不能带给他们生活下去的希望的话,那么他们就会更加的仇视仇恨汉人。不利于大汉将来对他们的统治。他们也更加不会接受外来人种对他们的统治。
所以,汉军还得要慢慢来,一步一步攻占他们的地区,只有文官到位,才可以再攻占下一个地区,并对其地区实行真正有效的控制统治。
现在,孙策所部的军马,所需要做的,就是提防安息帝国境内的那些乱军流窜进这一带已经被汉军所攻占地区内搞破坏,确保那些已经在大汉官府所统治之下地区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