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伊斯兰堡地区,在这一块四面环山的平原当中,有河流,也有一个湖泊。
这个湖泊四周,就是人口较多的地区,近靠着湖泊的边上,有一座小土城。
这座小土城,以前到底是哪一个部族兴建起来的,现在已经无从追究了。毕竟,和这一带平原一样,这个小土城的控制权也不知道已经几易其手。
但凡是有某一个部族在这一片地区兴起,必然会先攻取这座小土城,占据这座小土城,是统治这一带平原区域的象征。
当然了,这还包括了许多的外来强大的部族,也同样是如此。
谁占据了这座小土城,谁就能够统治这一带地区。这已经在那些部族人的心目中成了一个默认的规矩。
在很久很久以前,这些地区生活着许多不同的部族,他们互相之间有往来亦有争战。后来,慢慢的就形成了以这个小湖为中心,各个部族势力都会在此处解决争端,又或是在此处互相交易一点什么。
久而久之,这里就慢慢的人气兴盛起来,就使得这里成了一个天然的贸易场所。
再后来,就有了小土城,有了政权。
现在,帝国盟军自然是占据了这座小土城。
这座小土城虽然地处这一带平原的中心,可以很好的控制及统治四同的平原地区,但是其城却非险城。在军事而言,此城虽是兵家必争之城,可是,却非一座坚城,不利于镇守。
帝国盟军进驻此城,构建巴基斯坦防线的时候,也并没有想过要将此地作为一个重要的军事要塞来考虑,更多的,只是将这里作为一个重要的补给基地来经营。
真正的军事重地,是此小城往东方向约两、三百里的一带险要山岭。这一带山岭,已经被帝国盟军修建了许多的关隘,有重兵把守着。
汉军要攻击夺取这个帝国盟军的重要军事补给土城,就必须要先攻破那一带山岭当中的关隘。
那一带山岭当中,原本就都是一些异常险峻的山道,在山中宛延穿行于贵霜帝国与伊斯兰堡等地。一共倒也有多条路线可以通行,但是,在帝国盟军的构建之下,修建了许多的关隘,将那些山道一一断开,基本断了两地的通行。
如果安息帝国的内部没有发生什么的事儿,没有崩溃,罗马帝国的军马没有撤走,整个帝国盟军没有解体。那么向伊斯兰堡地区发起进攻还真的并非是最佳的选择。
其实,就算没有帝国盟军镇守,也都非是最佳的进攻地方。如果当真的轻易,那么早前,在汉军灭了贵霜帝国的时候,早就派出一支军马进占了伊斯兰堡地区,不用等到了现在了。
但现在的情况不同,根据汉军派出去的探子的情报。现在伊斯兰堡地区,基本是已经等于是一个没政府无组织的混乱之地。那些原本在镇守关隘的安息帝国的军马,大多都成了流浪军,基本上都已经和安息帝国的王室失去了联系。
为何会如此?
一个,是因为罗马帝国的军马,在撤离的时候,对伊斯兰堡地区进行了一次劫掠,直接将这些地区弄得一团混乱。
二个,就是因为伊斯兰堡地区,离安息帝国的政治中心太远,安息帝国的王权,鞭长某及,难以遥控这里。也因为其地,是安息帝国方面刚夺取不久的,还没有真正的对这些地区的部族人实行了有效的统治。
如果安息帝国保持着强盛,能镇压得这些地区的部族不敢对安息帝国有反抗之心,那么这一带地区还能勉强稳定。可安息帝国的震慑力不足的时候,那么就会出现许多的问题了。
其三,也是因为罗马帝国的劫掠行为,直接激起了这些地区的部族对安息帝国方面的仇恨。
如此,伊斯兰堡地区,很快就陷入了一片混乱当中。
说实在,如果罗马帝国的军马没有撤走,或者说撤走的时候,并没有对当地进行劫掠的行为。那么这片地区暂时不会混乱。凭罗马帝国的军马,也不用太多的军马,也一样可以敌得住汉军的进攻,起码,不会轻易让汉军突破他们的关隘,多少都可以确保这一带地区不失。
因为,包括伊斯兰堡及整个巴基斯坦防线的区域,也就是安息帝国的东部至北部一大片广阔的地区,其实并没有受到匈奴人的影响。在安息帝国腹部地区一片血腥,深受匈奴人祸害,被弄得民不聊生的时候,安息帝国的东部及北部地区,其实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但可惜,帝国盟军趁火打劫,让这些地区也陷入了水深火热当中。
不说别的地方,就说后世伊斯兰堡地区。
从塞人被灭之后,那些地区的小部族等,其实都松了一口气。毕竟,塞人部族带给他们的威胁也是极大的。而当时的安息帝国以及贵霜帝国的帝国军马,虽然对他们实行了一定的统治,但是却并没有将他们迫得活不下去的地步。
当中,除了那些原本就一直与塞人部族作斗争,不服塞人的那些部族,他们同样不会屈服于安息帝国或是贵霜帝国的统治。所以,他们钻进了深山当中,暂避其锋。
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