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三国小兵之霸途> 第六百五十七章 出使与来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百五十七章 出使与来使(1 / 3)

荀彧一脸认真的说道:“主公,这些年,你常年在外征战,对于曹操的朝廷并不是时刻都能够关注着,所以,主公不在乎这个出师是否有名并不奇怪。可是,主公你不知道,如今的中原,其发展无比迅速。这个所说的发展,并非单单是指曹操的实力的增强,而是指他们整体的发展水平。”

“是这么的一个情况,曹操经过与我们争夺冀州、荆州失利之后,又在虎牢关损兵折将,这些都让曹操看到了与我们新汉朝之间的差距,所以,他痛定思痛,近些年来,潜心发展,仿照我们新汉朝的一些政策做法,制定了一些新的治民制度。如今,曹操所把持的中原,虽然还不能与我们新汉朝所治下的领地相提并论,可是,无可否认,曹操的一系列的举措,的确深得中原百姓民心,现时,中原百姓,对曹操这个朝廷的拥护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高度。”荀彧带着一种比较复杂的神色道。

对于荀彧来说,与新汉朝敌对的势力,如果方方面面都不及自己新汉朝,那么他很乐于看到自己的朝廷出兵攻打下来,收归朝廷的统治。可是,如果那些地方的百姓,他们发展良好,对当地的势力相当拥护的话,那就成了问题了。荀彧的本心,他自然是想看到天下百姓都能安居乐业,如果本来就生活得好好的地方,自己朝廷出兵去攻击,却引起了那些地方的百姓的反抗的话,那就并荀彧所愿了。

或者说,当年曹操借其父在徐州被害的事去攻击徐州,当时徐州太守陶谦,他所治理的徐州,其实并算不是太好,最多只能说是不过不失。可是,纵然是如此,陶谦在当时。依然能够获得其治下的大部份的百姓支持,无数百姓愿意与陶谦同生共死,一起死守徐州城。

现在的时候,其实也差不多是一样的道理。如果新汉朝没有一个更好的名义前去攻击中原。万一引起中原的百姓齐齐的反抗,那就绝非新汉军收复天下之愿。新汉军的官兵,也不想对那些一般的百姓举起屠刀。

也就好比,在汉中,关羽与魏延率新汉军大军攻到了上庸城。却看到上庸的百姓拼死要与他们的新汉军死战到底。所以,关羽与魏延,才迟迟下不了决心不顾上庸城百姓的伤亡而发起进攻。

这个时候,就涉及到一个民心民意的关系了。出师无名,中原的百姓不理解,必然会被曹操的朝廷挟持民意来抵抗新汉军的进攻。

“曹操竟然仿照我们新汉朝治理百姓的政策来治理中原的百姓?”刘易听荀彧说了后,神情也不由一呆。

如果当真是如此的话,那恐怕还真的有点麻烦了。刘易就担心中原的百姓因为对曹操的拥护,而支持曹操与自己的新汉军来交战。如此的话,自己的新汉军将士就将会有一种束手束脚的感觉。反正。面对曹操的正式军马倒还好,若是面对一般的中原百姓的抵抗呢?还有,更为可虑的是,如果曹操当真的能获得中原百姓的拥护支持,那么,自己的新汉军将来的行踪,怕也无从隐匿,也就是说,自己的新汉军只要向中原发起攻击,自己的一举一动。恐怕都在曹操的掌握当中。这么说来,这已经不是什么出兵名义的事了,而是更深层次的事,直接关乎到自己的新汉军是否能够战胜曹操的军马的问题。

“可不就是如此?现在的中原百姓。一般都要对曹操赞不绝口,赞颂在曹操的治理之下,他们的生活水平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一般的百姓,似乎都能过上更好一些的生活,所以。他们自然会觉得曹操好。这个,中原百姓对曹操的拥护,又与汉中张鲁的不同,汉中的百姓,他们只是受到了五斗米教的迷惑,蒙受欺骗,他们才会与五斗米的教众一起共抗我们新汉军。但中原的百姓,他们是实实在在受到了曹操统治之下的好处,所以才会对曹操拥护的,因此,荀某就担心,我们的新汉军会遭受到中原百姓的抗拒。”荀彧无不担心的道。

刘易也皱起了眉头来,刘易不由细想了一下历史上的曹操,顿时也有点记起来了。

刘易成立新汉朝之后,一开始所实行过的屯田制其实就是曹操先实行的,是曹操开创了先河。另外,曹操不愧为治世能臣,哪怕是历史上的中原,在曹操的治理之下,中原的百姓的确也算是安居乐业的。记得也有一些小故事,是说曹操是如何获得民间百姓的拥护爱戴的。好像是曹操的战马受惊,踩踏坏了百姓的农田,他割袍代刑,朴素的百姓,因为曹操如此重视他们的农业,重视他们的劳动成果,因此而对曹操多加称赞。

刘易不由开始慎重的对待这个问题,不由对荀彧道:“那么荀先生,你又有什么的好建议呢?”

“主公,咱们现在,要明确一个问题,便是明确我们新汉军,只是针对曹操出兵的,并非要向许昌这个朝廷宣战。将这一场仗,限定在一个特定的范围,让双方的百姓都插不上手。如此,就变成是我们朝廷与曹操的事儿。比方说,我们可以向天下公示,向天下百姓传达我们朝廷的心声,传达我们新汉朝新汉军,并不愿意再打内战,不想再向许昌的朝廷出兵,希望我们大汉的这两个朝廷可以和平谈话,通过交涉,最终达到两个朝廷和平统一。”荀彧若有其事的道:“如果能兵不血刃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