轲比能有他的考虑,有他的担忧,为了鲜卑族更长远的利益及发展,有他的隐忍。︽,..
可是,相对于蹋顿来说,他又岂能没有自己的打算?
当年在天镇,蹋顿把自己的爱妃红月送出给刘易,这件事,让他在族中甚至在整个关外草原上沦为了笑柄,这一个耻辱,让他无齿难忘。他无时无刻都不在想着报仇雪耻,但是,强大如匈奴都被刘易所灭,强如董卓亦被刘易所灭,他根本就不敢轻易的招惹刘易。这些年来,他不但不敢招惹,还尽可能的约束自己的部族,让自己的部族,尽可能的不要进犯新汉朝的边境,以免引来新汉军的大军的攻伐。
有一点,就算是轲比能都没有考虑过的。或者,是轲比能与新汉朝,与大汉之间,相隔着一个乌桓部族的关系,鲜卑族与大汉,似乎相隔得更远一些的关系。但是,身为乌桓族的大王,蹋顿却不能不考虑。
是什么呢?是他们乌桓族人的生存空间的问题,是他们部族的活动空间的问题。怎么说呢?相对于来说,他们的乌桓人,已经生活在这个世界的最北方了。当然,还有更北的地方。可是,那些地方,是人能够生存生活的地方么?
特别是现在整个西北大漠,都在新汉朝的掌控当中了。一旦他们与新汉朝的大军发生争战。新汉军出关来攻伐他的时候,他若能战胜新汉军,那倒也罢了,可是。万一不能战胜呢?万一自己的乌桓大军败了呢?到时候,又将何去何从?估计。肯定是与匈奴人一样的下场了吧?匈奴人倒还可以继续向西逃窜,可他的乌桓族人呢?还能向更北的地方。全是冰天雪地的地方逃走么?逃到了那些地方,又能生存么?
所以,蹋顿这些年,他一直都显得极为老实,似安安心心的在做他的大王,做一个没有什么野心的大王。
当然了,作为乌桓族的大王,自然也是乌桓族的勇士。他又怎么能如此胆小呢?他其实在等,在等一个机会。
因为天镇的耻辱事件。让蹋顿这个乌桓大王的威望大减,自那之后,他已经不足以号令整个乌桓部族。其实,也并非就只是因为在天镇的事件。本来乌桓族中,就分为数个部族,在族中,也有东乌桓、西乌桓、北乌桓的说法,各个部族互不服谁,一直来。都难以达成乌桓部族的真正统一。
那个时候的蹋顿,他最多就可以号令得了三分之一的乌桓部族。就凭这三分之一的乌桓部族,这叫他如何能够与新汉军争战呢?与其如此,还不如先隐忍下来。等待机会。
现在,这无疑就是一个好机会。
现在,部族又面临着一个生存危机。如果一个不好,整个乌桓部族。想要安然的渡过这一个寒冬怕是有点困难的。估计,到时候。整个部族的族人,要骤减三分之一甚至一半以上。那么多牛羊一次全死了,部族没有了粮食来源,没能拿牛羊跟大汉的汉人换取过冬的必需物资。如此,在寒冬的时候,饿死、冷死的族人,怕是不计其数。
在这样严峻的局面,任何的一个部族的首领,他们都要为了自己部族的生存而担忧,想办法。但又会有什么的办法呢?
不管他们怎么想,粮食物资都不会从天掉下来给他们。如此,他们就唯有想到从别的部族去抢,从汉人中去抢夺。大草原上的部族就不会想了,因为,每一个部族的情况都差不多,谁都缺粮食物资,杀光了他们,怕也弄不到多少吃的穿的。所以,他们还想继续生存,就必须要向汉人抢。
可是,汉人已经今时不同往日了,新汉军的强大,已经不是他们轻易能够招惹的。他们一个部族,就算是大一点的,有万多人马的,想要攻破长城,杀进关内去,那都是不太可能的。那么,就唯有联合起来,组成更加强大的大军,方有可能一举攻破长城,杀进关内去掠夺汉人的物资。
但如此问题又来了,谁能号召更多的部族集结到一起来?到了一起来的时候,又听谁的?谁作为先锋去攻破汉人的长城?大家都是为了生存,谁都不想做最先去送死的那一个,谁都想做最后闯进汉人家中抢夺粮食物资的那一个人。
所以,在这个时候,他们就需要一个有一定威望的人,向他们发起号召,引领他们渡过这一次粮食危机。
但是,乌桓大王蹋顿,他的声望已经跌到了很低,他的号召,是没有用的。
而在这个时候,神秘人,也就是刘备来了。他带来了一批粮食物资。
蹋顿听了刘备的计划之后,自然是一拍即合,认为自己一直等待的时机到了。
这是一个让他重新树立自己的乌桓族中威望,重新正式一统整个乌桓族的时机。有了刘备送来的那一批物资,他就可以拿这批物资为饵,将乌桓族人召来一个地方集结。只要他们集中到了一起来,那么就有的是办法让他们不得不听从自己的号令。
果然,当他向乌桓部族的族人发起号令,并隐隐的向那些分散在草原上的各乌桓部族透露自己有粮食物资的事,很快,便有许多乌桓部族投到了一起来。
现在,已经有了约三分之二的乌桓部族集结到了这赤峰山下。愿意听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