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颠覆晚唐> 第一三九章 灞水之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三九章 灞水之滨(1 / 2)

赵璋也确实是个人才。他为人精明圆滑。软中带硬。处理事情总是带着三分客气。却又让人无话可说。即便是有话。也只能噎在心里。这就是这个关中秀才的过人之处。仅仅一晚上的时间。他整编了城中未來得及逃走的守军三千余人。安抚了城中的百姓。并封闭了皇城、太极宫和大明宫。以待黄巢。

一大早朱温就來见黄巢。黄巢笑道:“我本以为你还在洛阳养伤。还怕你赶不上大军入长安城的盛况。沒想到昨天晚上你就到了。呵呵。伤势好的如何了。”

朱温道:“多谢师父关心。已经好的差不多了。”

黄巢道:“那就先跟为师出去走走。”

朱温躬身答应。跟在黄巢之后。二人上马奔出大营。这才放缓了马缰。朱温纵目远望。但见地势起伏不定。沟壑相间。丘陵密布。北风吹过飘起一阵黄沙。典型的黄土高原的地形。还真有点西部风情的味道。宽阔的灞水已经结冰。看上去白蒙蒙的一片。为这西部风情的景色中平添了不少亮丽的色彩。

可朱温无心观赏景色。他无心去想象曾经徒手建立四百年大汉天下的刘邦驻兵在此的情形。也无从去揣摩当年刘邦驻兵在此时心中的打算。可现在的朱温不得不为义军进入长安后的情况打算。因为如果义军在进入长安后真的如历史记载的那样大肆掠夺。恣意掳掠的话。后果当然也不言而喻。

或许这是历史的必然。

可又为什么是必然。难道就真的无法改变吗。如果这一切可以改变。那么能够改变这一切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他的师父黄巢。

朱温默默的想着心事。信马由缰的跟在黄巢的身后。黄巢轻声吟道:“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呵呵。这首诗是为师年轻时的意气之作。沒想到。为师有生之年真的能够实现这个愿望。老天也可谓待我不薄了。”

朱温道:“李唐无道。这才弄的天下公愤。如果师父当了天子。会如何对待天下黎民。”

黄巢猛的抬起双眼。紧紧的盯着朱温。平时如春天般温暖的目光在这一刻投出了一股莫名的寒意。可能这就是所谓的帝王之威吧。朱温在心中想道。

黄巢的目光也就是那么一刻的不自然。接着又转为平静。他缓缓的道:“现在谈这些还言之过早。再说了。为师漂泊惯了。哪里受得了那种约束。”

朱温道:“师父。这种事不是谦虚的时候。该当的时候就要当仁不让。因为谁当天子决定了天下黎民能否安居乐业。如果师父您不当这天子的话。哪个还能当。尚让看似精明实则毫无主见;孟楷勇猛有余却只能征战杀伐;林言城府极深。却不够仁慈;黄鼎黄公子年纪尚青。性子又过于柔弱。其他人等又都沒有这个资格。师父还是早作打算的好。”

黄巢开了个玩笑道:“其实老三你倒是很适合当天子。你智谋过人、心地宽厚、为人谨慎。即便是论武功。以后的成就也绝对不在我之下。岂不是个很好的人选。”

朱温赶忙诚惶诚恐道:“弟子哪里敢。师父您就不要羞辱弟子了。”

黄巢笑道:“不是你自己说的要当仁不让吗。现在怎么就开始推脱起來了。”

朱温也笑道:“那也要看是什么事情。更要看什么人。弟子年轻识浅。哪里懂得如何治理天下。如今天下刚乱。不是说打下了洛阳和长安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以后的路还很长、很长。唐末之乱不下于三国。沒有个几十年是不可能统一整个天下的。”

黄巢叹道:“是啊。天下纷乱。受苦的还不都是百姓。”

朱温不由的想起了张养浩的潼关怀古。当下就脱口念道:“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唉。希望师父入主长安以后可以体恤天下百姓。莫要重演李唐覆亡的覆辙。”

黄巢沉思了好一会儿。道:“你的话为师会谨记在心。我会尽力约束义军。进城后不可扰乱百姓。否者定不轻饶。义军也大都是贫苦百姓出身。他们大都知道百姓的苦楚。想來也不会乱來吧。”

朱温叹道:“希望如此吧。”

正在这时林言纵马向这边奔來。到了近前。翻身下马道:“舅舅。唐金吾大将军张直方率兵來灞上迎接黄王入长安。”林言脸上掩饰不住的有一丝兴奋之色。

黄巢淡淡的道:“知道了。你先回去准备。等将士们吃完了饭。我们就出发。前往长安。你去传我的将令。就说大军入长安以后要秋毫无犯。如若有任何掳掠欺凌百姓的事情发生。定然不可轻饶。”

林言领命而去。

朱温看着林言的背影。心里不由的想起了历史上关于黄巢之死的记载。大多数记载都说黄巢是死于林言之手。是以朱温在看见林言第一眼的时候就对这个人沒有什么好感。加上林言平日里沉默寡言。一副城府深沉的样子。怎么看上去都有些不招人喜欢。

黄巢见朱温看着林言的背影出神。不由问道:“老三。你发什么呆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