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得秦寿所言,秦阳的脸上满是错愕之色,极为诧异的问道:“原来,父王之所以未曾急于鲸吞天下,其根源尽在于此。
哦,还有巴国之公卿…父王原来早就在谋划此事!”
秦寿闻言之后笑着说道:“从楚国放宽对列国遗孤的统治之时,为父便想着借助楚国国内那些遗贵与楚国贵族之间的矛盾来影响楚国。
却没想到楚王即位之后,竟然加大了对各国遗贵的赏赐。
孤王西巡这三年的时间,在楚王的刻意调节之下,楚国国内的矛盾暂时得到了缓解。
但是,楚国大肆封君的举动,实际上也为楚国内部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短时间内或许不会爆发,然而,一旦楚国国君易主,亦或者是楚王嫡系的力量遭受打击,都会让楚国眼下的局面分崩离析。
强大的楚国,总归会从内部开始瓦解。”
秦阳闻言之后深受震撼,随即又忍不住开始思索起现如今秦国的政策。
“父王,我秦国现有的国策可能长治久安?”
秦寿闻言之后一愣,沉默良久之后却是摇头说道:“秦国之国策,乃是为父心中理想之国策。秦国因之而强大,一跃成为列国之巅。
然而,就算是这样的国策,也不一定就是一条完全正确的道路。
随着时过境迁,人心与所处的环境总会发生变化。
秦国要想真的千年万年,便必须与时俱进,根据时代的不同,国家面临的困境与挑战的不同,不停的变法图强。”
秦阳闻言之后一愣,而后陷入了沉思之中。
秦寿怕他不能理解自己的话,于是紧接着开口说道:“吾儿不妨结合古今之历史来思考这个问题,或许能够有更深的体悟。”
秦阳双眸顿时一亮,随即豁然开朗道:“上古之时生灵愚昧,能够有智者指引族人,便能够形成一个强大的部族。
而一个部族为了壮大,所以需要大量的人口。
又因为语言不通,没有办法对其他部族推行教化,所以,奴隶制也就应运而生。
生民愚昧,有太多未知的恐惧,所以出现了巫祝。
使百姓敬畏的同时,又可以为百姓驱散恐惧。
再加上当时的生存物资匮乏,为了合理的消除多余的人口,便出现了人殉,人祭之类的传统。
…
过往的制度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很多都是陋习,都是应该被废除的。
但是,对于当时的社会来说,这些应该都是最为行之有效的选择。”
秦寿闻言之后笑着点头说道:“武王伐商之所以能够成功,很大原因便是商王为了促进生产,提高国内人口数量,开始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
他废除奴隶制,取消了人殉制度等等,但是他却忽略了各国与商国所面临的环境并不相同。
以至于武王伐商之时,天下诸侯纷纷响应,最终导致商国被周国击败,夺走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而周国得了天下之后,吸取了商国的教训,并没有急于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而是通过分封姬氏子孙为诸侯的方式,逐渐稳定了整个天下。
等到天下稳定之后,周公制周礼统治天下。
表面上列国诸侯并没有受到什么实质性的影响,实际上整个天下的格局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故而,周礼本身也没有问题,他是最适合周王朝初期的统治手段。
然而,随着时过境迁,列国诸侯与周王室之间的血缘羁绊越发薄弱,又有强国陆陆续续崛起,已经影响到了周天子的统治地位,最终导致了周王朝现如今的局面。
洛邑的那个太后虽然看上去有些疯,但是她确确实实看清楚了周王朝如今所面临的困境,通过之前的战争吞并了数个国家,试图师法秦国进行中央集权。
然而,她终归还是太过于畏首畏尾,以至于数年的时间过去了,周王朝始终没能打破固有的僵局。
秦国虽然实行的三公九卿制度,看似把手中的权利分散了出去,然而事实上,三公九卿之中,大半的存在都是在为王权服务的。
父王称秦国现有的制度为——中央集权制度。
而秦国现有的制度可以迅速的调动整个秦国的力量,让秦国得到飞速发展。但是,却有一个极为致命的弱点,那便是秦国的君王。
一旦秦国出现了一位不合格的君王,便会给秦国造成巨大的打击。
若是再有天灾人祸等等,秦国未必不会如同楚国那般被人从内部推翻。
吾儿贤能,故而为父可以放心大胆的继续使用这种中央集权制度来治理秦国。
但是,秦国未来的继承者就未必如同吾儿一般了!
故而吾儿应当谨记,我秦国并无万事不易之法。若是将来后人不堪重用,吾儿当及时变通。
必要时,就算是废长立贤,另选宗室,限制王权,乃至于禅让也无不可。
秦氏是秦国之王室,享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