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教诲不敢当,但老朽有一言,或可让你等明白。”
“你等只需想想,若是百姓之子大批地涌入学宫,从而为官从政之后。”
“朝堂格局会怎样?”
陈纪提出了疑问。
司马懿思考了片刻答道,“他们并没有我等这般世家底蕴,遇事不得解,只能互相抱团。”
“如此一来,初期必然不会有太大的成效,但经过时间的推移,其中大部分官员很可能会向着各大世家靠拢的。”
“以侄儿所想看来,各世家定然会以联姻等行为拉拢身居要职的非世家官员。”
“若是如此的话,以陛下的才智不可能想不到这个结果啊。”
“如此革新与不革新有何差别?”
司马懿不解地问道。
“世侄所言大差不差。这确实是可以预见的结果,更是陛下能预料得到的。”
“但陛下既然预料到了,为何还要如此执着地推行新政呢?”
“因为世侄还漏说了一条。”
“那便是提出这条新政的官员,会与这批非世家的官员有天然的亲和感,甚至这批非世家官员,会将提出新政的官员视为恩师。”
陈纪此言一出,司马懿如同被惊雷劈过一般,全身战栗不止。
“这……”
“除此之外,因为这批非世家的官员,是经由学宫教养的,自然而然会将天子门生挂在嘴边。”
“如此一来,你觉得世家就算以联姻帮助了这些非世家的官员,又如何能比得上陛下在他们心中的分量呢?”
“而你们只需揭开这新政的开篇即可,剩余的事情,会有这些非世家的官员,推动着时代的大浪,继续革新。”
“多谢世伯教诲。侄儿心中已有了大概的内容。”
陈纪闻言与司马防对视了一眼,“好,你们两个小子就在这里写,我等边吃边等,写完了给我等看过再说。”
“是!”
司马懿与陈群两人立刻点头。
司马防与陈纪两个老狐狸岂能不知刘辩的心思?
陈纪自愿退位让贤,便是想让自己的儿子在新政中分一杯羹。
不管什么政策下,都需要世家,哪怕是打压世家的政策也不例外。
就看哪个世家能在历史变革的潮流之中掌稳自己手里的船,不掉队罢了。
一顿饭的功夫,司马懿与陈群两人便写出了根据察举制为雏形革新的选官制度。
他们二人将原本各的一年一位的举荐名额调高到了十位。
当然,并非是推荐了便完了的,这些推荐的人最终要赶赴学宫进行考核。
考核的内容从经史子集、兵、工、医中自由选取三样。
只要三样之中有两样过关便能列为官员候补在学宫之中进修。
而为了防止各地出现私相授受与胡乱推荐的乱象,这些推荐人的成绩本身会纳入各地主官的考核之中。
若是推荐人出现大规模的学业有缺,当地主官会受到罚俸、降级甚至斩首等罪。
若是当地推荐的人员不足十人,那么空缺的名额会累计到下一年中,若是连续三年推荐人数不足,也会受到罚俸、降级等不同的罪责。
这无疑于是倒逼当地的官员主动发展乡学、县学。
而举荐人数满足条件,并其中进入学宫人数超过半数的,则会获奖。
这种奖励从银钱、升职、立碑等多种不同奖励制度中根据实际情况实行。
并且这种奖励会被吏部视为一种强有力的政绩,纳入官员的总体考核之中。
两人写完这新的察举制度,立刻交给了自家的父亲过目。
两个老人一看,频频点头称是。
“大体的已经不差,细则上还需完善,比如细致到奖惩的具体事例,若是有不妥之处,陛下会与吏部的官员批改。”
“不过尔等能在短短时间内写出这篇选查之法已经不错了。”
陈纪满意地点了点头。
“你们要知道,你们所选的选查之法,只是新政的开篇罢了,是要辅助后续改革的初步措施,所以必须细致一些。”
司马防说罢,司马懿立刻点头称是。
两人在两位老父亲的指点下,又忙活了半夜,直到忙了个通宵才彻底将这选查之法彻底完善。
“仲达,这已是我等力所能及的极限了,剩余之事,便不是我等能够想到的了。”
陈群顶着个熊猫眼,萎靡地说道。
“嗯的确如此,陛下既然把此事交给我们,定然也知道我等无法做到尽善尽美,若是太过依赖父亲与世伯,反倒会被陛下看出来的。”
司马懿伸了个懒腰,推开了窗户。
“我们立刻入宫吧。”
“什么?”陈群有些迷糊,没有听清。
“与其等着期限到了,不如立刻入宫,禀明陛下。”
司马懿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