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叫什么名字?”释慧大师再问。
惠能道:“我姓卢,名惠能。”
“惠能?”释慧大师打了一个悚,双眼盯住惠能,“你是个俗人,怎么起了个佛家人的法名呢?”
“我不知道。父亲从小就给我起这个名字。”
释慧大师喃喃地:“或许你以后跟我们佛家有缘吧。”
见寺里的住持跟破壁外的打柴仔在对话,那些寺僧都围了过来。
释慧大师大惑不解地追问:“你已经来到敝寺好多天了,每天站在破壁外听得如此入迷。这是何故?”
惠能双手往外一摊:“我也不知道是什么的缘由,总之,自从来到这寺外,听到你带着徒弟念经后,我每天卖完柴后,就情不自禁地会到这里来的。”
“啊,看来你跟我们佛家有说不清的缘分,”释慧大师扬起手中的经书,递到惠能的面前,问,“你站在破壁外听了几天,你知道这是什么经文吗?”
惠能见黄色的经书上,竖直印着的几行篆字犹如龙盘蛇曲,便如实回答:“大师,讲来惭愧。我这个打柴仔,因家穷,没有上过学,故此不识字。”
释慧大师大为困惑:“你不识字,却对念经诵佛有如此兴趣?”
惠能:“是呀。”
释慧大师双眼紧盯着他:“我教授的经文,你听得懂吗?”
惠能随口而答:“这些经文很容易记,但我不大懂。”
“经文很容易记?”释慧大师皱起了眉毛,想不到这打柴仔长得一副敦厚相,讲起话来却如此狂妄自大,道,“这《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达摩先祖从天竺带着传过来的。我们东土的僧人初时念诵也并不容易,更遑论要记住哩。你怎么一开口就说经文很容易记呢?”
惠能坦言而答:“我确实是记得住嘛。”
释慧大师仍是狐疑:“佛门无戏言。你真的能背?”
“唔。”惠能点了点头,朗声道,“我从来都不会说谎话。”
释慧大师试探地问:“你能背诵出多少段来?”
纯朴的惠能率直而答:“全部都可以背诵出来。”
“哗,真是吃了大蒜好大的口气!”释慧大师与众和尚对他的回答都大吃一惊。
释慧大师的眼睛瞪得大大的,盯着他:“什么?你能够将《金刚经》的经文全部背诵出来?”
听到这打柴仔的口气如此大,有一位年纪稍大和尚搭上嘴来:“打柴仔,过头饭好吃,过头话可不好讲呀!”
有位小和尚更以挖苦的口吻道:“白天师父当面教,晚上我们自己背,绞尽脑汁我才能艰难地背诵出那么一小段来。”
有些和尚存心当面整蛊这个打柴仔,让他尝点苦头,于是,向释慧大师怂恿:“师父,既然他口口声声说经文容易记,还能够将《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全部背出来,那么就让他当场背诵给我们听听吧。”
释慧大师的心像被什么搔弄着,向惠能说:“人最怕是空口讲白话。打柴仔,你就把《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向我们背诵一遍吧!”
“好!”惠能清了清嗓子,双手反剪在后背,稍稍昂起头颅向天,半眯着眼睛,嘴巴一张,那些经文如从话匣子滔滔流出,就像寺院旁的山溪流水一样涓涓不断:“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柢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
初时,金台寺的各位和尚根本不将这个皮肤黧黑的打柴仔看在眼里,但当惠能流利地背诵出第一段后,他们才刮目相看,有些还拿出经书来对照,看看他有没有念错。
释慧大师修禅的道行较深,对《金刚经》自然记在心里,静心在听着、听着。
惠能念诵着:“……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释慧大师:“最后一段呢?”
惠能咽了咽口水,继续地念:“佛说是经义。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直至惠能把《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经文全部背诵出来,这令释慧大师与众和尚惊愕得嘴巴张得大大的。
那些一边听着惠能背诵,一边对照着经书的和尚异口同声地赞叹:“啊,一字不漏!”
有个调皮的小和尚又给惠能出了个难题:“打柴仔,你能不能将那经文从后面到前面,倒过头来背诵一遍呢?”
释慧大师嗔了小和尚一眼:“能要求人家这样倒过来背诵的吗?”
那小和尚把舌头伸出,再缩了回去。
“你要我倒过来背诵?”惠能爽快地答应,行!”
释慧大师:“你真的能倒着背诵出来?”
“当然行!你们听着,行奉受信,喜欢大皆,说所佛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