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张少飞行至乐昌县的西山石门,听说石门寺,有一位慧远禅师,精通禅法,深得坐禅三昧,经常入定一个月以上。
张少飞听后,心想:一个多月,兀兀坐在那里,不动不摇,不吃不喝,甚至没有呼吸,没有心跳!那是一种怎样的境界啊……
于是,张少飞决定前去参谒慧远禅师。
渐近石门寺,张少飞发现眼前有大小石山几十座,高低错落,大小不一,而石门的门却一律紧闭,了无人迹,好像没有人居住一样。
张少飞正感到疑惑之际,只见从山中的小路上出现了一位担柴的老僧,正在石门寺方向而来。
张少飞见挑柴老僧渐近眼前,连忙迎上前去,双手合十,道:“大热天的,师父上山打柴,辛苦了。”
那位老僧见有人相问,便放下挑着的那担柴,浑浊的双眼打量着眼前的这个陌生人,回应道:“不辛苦,是心不苦,命苦。”
张少飞一听,不禁一愣。
老僧呵呵一笑,接着说:“心若不苦,何苦之有!”张少飞被他的诙谐逗乐了。
笑过之后,张少飞问道:“请问大师,慧远禅师住在哪里?”
老僧似在与张少飞斗禅机,幽默地说:“慧,还有远近吗?既然是禅师,哪里不能住?”
禅,看不见,摸不着,只能意会,不能言传。而高明的禅师却随时都能用独特的动作、别有韵味的言辞启发学人,使之心有灵犀,豁然领悟。
在这位老僧的激扬下,张少飞禅心灵动,不禁意气风发,逼拶追问:“这么说,天下岂不全被禅师占有了?”
老僧自有其说法:“我仅仅是个打柴僧,如何知道!”“咚!”老僧抽出柴担,往一段中空的木头上敲击了一下。
声响过后,座座石山那紧闭着的门陆续打开了,一个个禅僧从中走出来——难怪安静得如同无人呢,原来,禅僧们都在坐禅。
那位挑柴的老僧,就是他们的师父——慧远禅师。
为了弟子们能够安心禅修,他老人家便亲自上山打柴。
张少飞一边帮他将干柴担到斋堂,一边开玩笑说:“我早就向往慧远禅师,故前来拜访,谁知来到了这里,仅仅遇见了一个担柴翁!”
慧远禅师笑着嘲弄他说:“你呀,只见担柴翁,却不见慧远。”张少飞故作不解,问道:“如何是慧远?”
慧远禅师知道遇到了不凡之人。但年老成精,佯装痴癫,指着柴捆叫道:“柴!柴!”柴是慧远?慧远是柴?”
禅,就是这样灵动,就是这样意趣盎然!
慧远禅师有一句口头禅,“久坐有禅”。他的意思是说,只有你长期打坐,深入禅定,自然而然就会有禅——由禅定而显发出大智慧。因此,他严格要求他的弟子们,不倒单(夜间不展开铺盖,即不睡觉),昼夜坐禅。
……
慧远禅师通过与张少飞一番接触,对他喜爱有加,便留张少飞在寺里参禅。
于是,张少飞便留在了西山石门寺,每天跟着慧远禅师修习禅定。
禅定,也称作“三昧”;梵语为“禅那”,也称之为“思维修”、“静虑”,是佛教修行的一种手段。它是“定”与“慧”的统称。“悟之曰慧,修之乃定。”
人世间一切妙用,万行万端,乃至神通光明,皆有定发。故,欲求圣道,必须禅修。离此无门,离此无路。
是啊,不经过思维修、静虑,如何使自己杂乱的心沉静下来?心不清静,如何显发智慧的光芒?
其实,禅定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更非佛教独有。例如,张少飞给刘秀彬重新诠释过的儒家经典《大学》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怎么“明明德”呢?首先得做到“止”,止的功夫修到家之后才会有“定”,身心安定下来才能够做到真正的“静”,心静之后能安、能思虑、能思维,经过思维、静虑,才能打开智慧的大门。
在生活中,专心致志,即是禅定。所不同的是,平常人因为没有经过专门的禅定训练,定力暂短,很难做到浑然忘世,完全忘我。而佛教行者,他们因禅修而产生的定力,不可思议。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