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吕梦的带领下,重新振作起来,准备向北燕军队发起反攻。 然而,南燕国的地盘,已然丢失了大半。 这无疑是一次重大的打击,但江澄、田凯、吕梦都没有放弃的意思。 他们会继续战斗,直到取回失去的土地,直到战争的最后一刻。 田凯意识到自己无法直接对抗燕洵的军队,于是开始筹划一种新的战术。 他收缩了战线,不再贪婪地想要占领更多的土地,而是决定和北燕军队进行消耗战。 南北燕之间的战场变成了一场没有尽头的拉锯战,双方的士兵们在这场战争中精疲力尽,连续作战让他们的精神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 然而,这场战争的焦点,很快就从南北燕的边境转移到了更远的地方。 燕洵,北燕的优秀将领,他的目光投向了远处的娘子关。 那里,大唐帝国的江澄仍然驻扎着他的大军。 燕洵坐在帐篷里,目光深邃地望着远方。 他知道,江澄和他的大唐军队是北燕国要面临的最大威胁。 他知道,自己必须要对此有所准备。 在娘子关,江澄也收到了燕洵的消息。 他知道,燕洵是个不可小觑的对手,他也开始筹划如何面对即将来临的挑战。 面对着压力重重的局面,江澄深感肩上的责任沉重。 北燕军队如狼似虎,韩魏联军又在娘子关外扬起了尘土。 江澄踏着坚硬的土地,眼眸中光芒闪烁,他知道,他必须再次引领他的士兵们,面对这前所未有的挑战。 而这一刻,韩英再次崛起,他扛起了战旗,带领军队抵挡住了北燕军队的攻势。 他的出现,让江澄看到了一线生机。 江澄深深地看了韩英一眼,那眼神中充满了赞许和期待。 随后,江澄亲自带领主力部队,向韩魏联军发动了反击。 他坐在马背上,挥舞着手中的长剑,壮声大喝。 他的声音,犹如战鼓的敲击,激起了士兵们的勇气。 他们的铁蹄踏过平原,带着无人能挡的力量。 面对着江澄的反击,韩魏联军开始逐渐败退。 而江澄和他的大唐军队,就像一支无人能挡的铁流,正在逐步挤压韩魏联军的阵地。 天边的晨光照亮了大地,横扫而来的大唐军队如同洪水猛兽,直扑前方的宋国、曹国、中山国。 这些小国家在大唐军队的强大压力下,如同风中破碎的芦苇,一触即溃。 江澄坐在高高的马背上,目睹这场大溃败,他深深地呼吸了一口空气。 他知道,他和他的军队,正在改变这个世界的版图。 一切都按照他的计划进行,每一个小国的陷落,都让韩魏联军的军心不稳,进一步加速他们的败退。 而此时,韩英和北燕燕洵的战斗也取得了胜利。 他站在阵前,手中的剑依旧闪耀着勇士的光芒。 他的胜利,进一步加强了大唐军队的气势,让江澄对大唐帝国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接着,韩魏联军的后撤消息传来,江澄暗自欣喜,他明白,这是他们进一步稳固领土,迈向胜利的重要一步。 江澄的军队帐篷落户在上党,一处地势重要,人烟稠密的城市。 周围是无尽的农田,农民们在田野里辛勤耕作,仿佛并未感受到大军的压力。 然而,江澄清楚,这是一场暴风雨前的平静。 忽然,赵国的说客长安君前来,希望他退兵。 他穿着一身绿色的长袍,体态轻盈,如同春风般温和。 他在江澄面前谈笑风生,口若悬河,希望江澄停止进攻。 然而,江澄对他的言辞并未放在心上。 他宴请了长安君,饮酒谈笑,给予他最高的礼遇。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天色已晚。 长安君告别离去,江澄将他礼送出境,却没有一丝退兵的意思。 随着长安君的离去,其它的说客纷纷而至。 陈珍、张轶等人,他们都以各种各样的方法,试图说服江澄退兵。 他们都是口若悬河,巧言如簧,像是蛟龙出海,云起龙骧。 陈珍是一位有着精湛辩论技巧的人,他试图以江澄的良知来说服他。 他描述了战争带来的惨淡人生,描述了百姓的痛苦。 而张轶则试图通过利益来诱惑江澄,他承诺江澄可以得到一切他想要的,只要他愿意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