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句诗吟唱出来,配以宁无碍刻意压低的声线,众人不约而同的停下手里争取的动作,屏住呼吸。
嚓!
伴随着一抹刀光闪过,人们感觉胸腔像是有什么东西压住似的,因为这股压力,又有一种冲动似乎为了对抗它,而想要喷涌而出。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众人想要跟着念唱,但。
这首诗还没有结束。
因为惜柔姑娘密集的鼓点还在间奏。
所有人全部仰头望着正在挥舞青龙长刀的宁无碍,只觉得那诗中的赵国侠客若在世上,便应该是长这个样子。
英姿飒爽!
所向披靡!
无往不胜!
惜柔一边拍着腰鼓,一边准备着接下来的乐器,她应当专心为自己这次扬名立万的奏曲,专心准备。
但她的眼角余光,总是控制不住的往挥舞长刀的青年身上看去。
一直以来,她总觉得大兴男儿因为重文抑武,缺少英气,哪怕名声在外的金陵诗仙,也是一个白面小生,长相虽俊美但不符合她理想里的男儿。
事实证明,还是她太年轻,见识太少了。
像宁三公子这样的大兴男儿,静时儒雅端庄,动时长刀直入,虽是第一次见到,但她敢肯定,这样的男儿便是她所求结伴之人。
惜柔的双眼里盛满了秋水,但稍一愣神,又很快回过魂来,抓紧准备乐器。
她方才与宁三公子可是配合得天衣无缝,怎么能因为自己多看对方两眼耽误工夫呢。
嗡……
琴弦声加入了舞刀声之中。
宁无碍与惜柔姑娘目光交汇,点头确认该进入下一段奏乐后,便停止舞刀,转而吟唱起来。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赢。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宁无碍的语调较之之前,更为张扬。
人们的心神也不禁随之而起伏。
有些怀才不遇的武举人,甚至举起袖子,泪沾湿巾。
若是他们能够遇到信陵君这样的明主并与之结交的话,也不至于如今还在蹉跎岁月。
再看手里的热酒,众人也不管它是平安酒还是浊酒一杯,纷纷一饮而尽。
若非间奏未歇,他们便当场大喝一声“彩”字,至少也能够一吐心中郁气。
人人都有为知己两肋插刀的想法,可这世间,又哪里有那么多知己可以相遇相求呢?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念到最后,间奏陡变。
只听惜柔姑娘一声鹰鸣长啸,如长虹贯日般让人直入人心,将原本的郁气,融化为一腔的热血。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好诗!好句!”
“有此一句,我再练一年武去考武举人又何妨!”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同窗们,吾辈当自强,做人要学那侠士之道,就算无能也要尽力,可莫学那混迹于白首却一事无成,一事不做的无用书生!”
大家对于这位仁兄的建议,深以为然。
他们在场许多人,都是想先求功名,再想做何事才能建功立业。
可这首新诗,却告诉了他们一个新的方向。
那便是为国为民不必刻意去追求功名,哪怕是那名不见经传的侠义之士,也担得起名传千古的重任!
若是再有像宁诗仙这样的人,能够为他们留诗一首,传于世间,那便是真的死而无憾了!
长啸余音终消。
但间奏很快循环一圈,再次重头来过。
第一次吟唱,只要是将新诗让大家知晓,咬文嚼字间配以奏乐,自然要低弱一些。
而第二次为了佐调,惜柔便使出了自己的真本事。
腰鼓一响,众人侧目。
琴弦铮鸣,犹如刀锋。
奏乐声的加强,更加鼓动人心。
再伴随着宁无碍的吟唱声与舞刀声,所有人都忘记自己要做何事,全部跟着耳中的节奏与词句,在诗海之中起伏,心中畅快不已。
而那犹如实质的舞刀带来的杀气,则是激起了在场武举人们心中的热血。
待到第二遍新诗吟唱完,一人振臂高呼。
“何以报国?何以护民?”
“大有征战沙场马革裹尸,小有铲除强盗宵小!”
“眼下倭贼在城中作乱,大家必定同心携力,助官府为之一战!”
说话间。
几个得到武举人功名的人,不知道是听诗上了心,还是饮酒上了头,振臂高呼便要下楼离去。
秋娘看了一眼宁无恙,在确认宁无恙没有阻拦的意思后,连忙示意看守大门的龟奴让路。
“随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