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第115章 两死之道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5章 两死之道(1 / 3)

李世民面容古井无波,甚至有点想笑。

侯君集喃喃道:

“又两个……不,算上这颜真卿与雍丘张巡的话,应是四位。”

“我大唐还真是……将星如云。”

魏征反倒是有些意难平了:

“合围之局已是必死。”

“叛军内乱锋锐已摧。”

“如此大好局面,潼关怎能破?怎敢破?”

魏征并不算是纯粹的文官,长安无险还是懂的。

而叛军如豺狼,被阻隔半年之后会如何蹂躏这繁华百年的长安,魏征已经不忍去想。

面对魏征的哀色,房玄龄拉过魏征轻声低语安慰。

李世民站的笔直,负手而立不作言语。

李靖则是在研究雍丘的这个张巡。

目光在地图上扫来扫去,最终李靖判断:

“这张巡防守雍丘,此地离叛贼过近,且地势开阔难以防守。”

“若要阻拦叛军南下,应退守宋州,此地两山夹一城,能除叛军地势之利……”

说着说着李靖沉默了下来,因为他记了起来,这宋州治所宋城县乃是陛下改名。

宋城县改名之前乃是……睢阳。

“张巡……便是那张睢阳?”

李世民自然也是想到了,徐徐叹了口气,低声道:

“节度使军镇俱在边疆,东南承平日久,这张巡应是募乡勇义兵。”

“义兵难敌叛军,故而不得不从雍丘退守睢阳。”

李世民也就浅浅一说,甚至心里也有猜测:

这张巡之所以退守睢阳,说不定就是被潼关之败所累。

至于这潼关如何败的……

【对于安禄山来说,此刻的情况他看的比颜真卿还要清楚。

北方战线,郭李二人打的史思明几乎成了光杆司令,仅以身免。

安禄山麾下叛军的老家都在河北,故而人心浮动,就差对着安禄山喊出天诛国贼了。

东南战线,叛将张通晤在单父县尉于战阵被斩杀,叛将杨朝宗被东平太守所阻。

而随后前去增援的李怀仙令狐潮等上万叛军被真源县令张巡死守雍丘,困的动弹不得。

南方战线,南阳太守鲁炅、颍川太守薛愿领五万南兵与叛将武令珣在荆襄激战。

后来更有来嚼铁之称呼的来瑱支援南线,叛军更加无法寸进。

西线就是潼关,被拖在这里半年早就让安禄山没了脾气。

这种安禄山绝望的情况下,半年来无法攻破的潼关,自己开城门了。

这一刻,无论是颜真卿还是郭子仪,亦或是张巡和来瑱都是无法理解的:

挂机躺赢的局,为什么有人要打假赛送人头?

而哥舒翰也是无奈,出关的决定不是他做出的,而是玄宗和宰相共同决定的。

杨国忠本身是哥舒翰的金主,安史之乱前两人属于反安禄山联盟。

但随着哥舒翰得势后迫使玄宗诬杀安思顺的举动,杨国忠心里升了戒心:

他可不想步安思顺的后尘。

并且很快,杨国忠就收到了一封密报:

有人请哥舒翰提兵回长安诛杀杨国忠,好让安禄山不能再用清君侧这个口号。

哥舒翰不置可否,但杨国忠的胆子都要吓破了。

在征得玄宗首肯后,杨国忠募兵一万三千人屯兵灞上抵御叛军,由亲信杜乾运统领。

这支兵马让哥舒翰很不舒服,上奏玄宗将这支部队纳入潼关指挥,并随手斩杀了杜乾运,连罪名都懒得编造。

正因为双方的这些斗法,导致杨国忠的不安升至顶点,最终几乎是使出了浑身力气,让玄宗命哥舒翰出关。

这便是哥舒翰“恸哭出关”的原因。

回头来看,将安史之乱推向高潮的根源也是信任的崩塌。

因为安禄山的反叛,导致玄宗不再相信任何人,所以不假思索就斩了高仙芝与封常清。

高、封之死令哥舒翰对朝廷难以信任,故而会不择手段攫取权力以求不被掣肘。

哥舒翰的行为让杨国忠不再信任哥舒翰,最终一力促成了哥舒翰的出关。

以上种种,最终导致本来半年就能扑灭的叛乱愈演愈烈,成了烧毁大唐盛世的燎原野火。】

“时穷节乃见……”李世民默默思量。

随即嗤笑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