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科幻灵异>诸天万界之大拯救> 第三十七章 通水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七章 通水了(1 / 2)

之所以不告诉村民们肥料的问题,原因很简单。

千万不要小瞧兔子的基建能力以及研发能力。

小老百姓担忧的问题,国家其实早就考虑好了,早在60年代,官方便看到了国内化工产业的不足。

70年代,国内便成套引进了13套大型化肥装置,而首次引进的这批化肥装置正是用料最大的氮肥。

到了90年代,仅仅不到二十年的时间,国内的氮肥产量已然翻了几十番,其产能俨然足够供应市场所需。

氮肥解决了,接下来的便是磷肥,再过不久,国内就会相继建成数套大型磷肥生产装置,并且全都是高浓度磷肥。

等到这些磷肥工厂相继建成,国产市场高浓度磷肥紧缺的情况也会随之缓解。

根据李杰的种植计划,这两年不足的,先用农家肥以及微生物肥顶上,等到国产磷肥全面上市,到时候再换上更省心省力的磷肥,只要中间不出什么大的差错,化肥短缺的问题根本就不会是问题。

即便是遇到了最坏的情况,中间出了什么岔子,李杰仍然可以向上级求助。

金滩村是吊庄移民政策下第一个成立的自然村,国人对于第一是有执念的,凡是第一,必然会引起各方的关注。

简单来说,金滩村是在上面领导那里挂上号的村子。

万一真的遇到什么难题,只要不是特别棘手的事,李杰相信上级领导是不会介意帮扶一把的。

放眼全国,肥料短缺的确是化工行业的困局,但短缺并不意味着没有,金滩村一共也就二十三户吊庄户选择了种植甘草,总共种植面积也不过一百八十亩地。

一亩地需要20公斤肥料,一百八十亩地施一次肥也不过需要3600公斤化肥。

倘若金滩村的村民要的是3600公斤钾肥,领导或许会觉得为难,毕竟钾肥的年产量也就那么一点产能20万吨,实际90年青海盐湖一期钾肥工厂才刚刚投产,当年产出不过数万吨,但是金滩村要的并不是稀缺的钾肥,而是磷肥。

哪怕国内磷肥产能不足,县里区里也不缺少区区三点几吨的磷肥。

1990年国内生产磷肥3946万吨,折算标准肥为20811万吨,将近两千万吨的产量,三点几吨,还真不算什么。

为了化肥的问题,李杰前后准备了两道保险,即便一道出了问题,还有另外一道。

因此,他才选择了隐瞒。

如果不是李杰早有了万全的准备,他又怎么会去选择种甘草?

至于,农户们没钱的问题,其实也很好解决。

没钱,他们可以选择贷款。

哪怕银行不贷,也可以选择向李杰贷款,不过李杰提供的贷款,并不是直接发钱,而是折算成种子贷给村民。

当然,李杰来这里也不是做慈善的,贷款肯定是有利息的,并且从他这里贷款的利息还会高于银行。

为什么要把把利息定的高一点?

其实,这完全是无奈之举,如果李杰将利息定的太低,或者干脆免息,到时候村民们肯定一窝蜂的来找他贷款。

届时就是有金山、银山,也填不了这么大的窟窿。

自古以来,升米恩,斗米仇的例子可不少。

肥料、钱的问题解决了,还剩下的只有一个问题。

水!

水是生命之源,不论是什么生物,想要存活下去都离不开水,一个人的身体里70左右的成分都是水。

一般而言,一个人超过72小时不饮水,就会遭遇生命威胁。

人如此,地里的作物亦是如此,种地,不论种什么,哪怕是耐旱的土豆,也离不开灌溉。

如今,金滩村的生活用水全都是从十多里地外的取水点取水,相比于生活用水,灌溉用水的水量就要大得多。

灌溉用水的水量是生活用水的十几倍,这么大的用水量,如果仅仅是依靠拉水,无疑是杯水车薪。

唯有通水,才能解决地里庄稼的灌溉问题。

关于通水的问题,早在吊庄户们抵达安置点之前,官方就把水渠的修建纳入了规划。

经过将近一年的修建,由青铜峡水库通往各个移民安置点的水渠,即将迎来竣工。

根据马得福提供的消息,最迟,三月底也能通水了。

宁省地处西北地区,相较于温暖湿热的南方,这里的春天要来的迟一点。

虽说要迟一点,但到了三月下旬天气也会渐渐转暖,到了四月份,基本上就正式进入春天。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适合播种的季节。

春天到了,水还会晚吗?

转眼间,时间来到了三月的最后一天。

清晨,天还未明,金滩村的村民们便三三两两的聚到了村口的空地上,热烈的讨论着什么。

没过一会,马得福循着声音来到了这片空地。

忽然间,眼尖的李大有率先发现了马得福的身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