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兵学校执行的就是“对抗性训练”,每天除去必须要练的枪、演习的新知识之外,所有士兵都会一直处于高强度对抗之中。
自从长南平明买来巧合下买来的昆明粮商囤积的粮食之后,暂时粮食已经不再是问题。张四行认为在武汉会战开始时,能完成这几万精锐步兵的训练。
与之对应的是伤残的士兵,也一队队被招进到不停开工的新企业中。随着机床厂生产的第一批高精度床子开始运转,更多的生产设备被制造出来,在德国技师的带领下,一条条生产线也开始运行。
而最妙的是,这时的生产原料正由租界的长南平明与唐人集团采购,并从越南、印度那面运到华夏。不但如此,当从租界招揽从德国流亡出来的犹太学者,已经初见成效。
有超过八十名犹太学者带同他们的家庭成员一起入住学者堡垒。
为了保证生产原料,张四行已经要学者城堡的人开始设计一款大型飞艇。他知道他不能指望国府的物资供应,而这件事的准备现在就要开始才行。
“长官,老烟袋他们去买粮了。”
一溜汽车与马车离开了伞兵学校,这里毕竟聚集着将近十万人,粮食的供应始终相当紧张。尽管飞艇也不停从附近山中,把山民们多余的粮食以及他们打的猎物,一艇艇运向伞兵学校,但每天还是要大量从昆明城中采购。
看到车队,张四行想起来什么似的把望远镜朝着自己的生产基地转过去。
那里是农业生产区,除去使用滴灌技术的,装在麻袋里种植土豆之外。蔬菜种植区也已经开始生产,不过这里的生产就有点意思了。
一些玻璃钢管制作的立式栽培床被吊在玻璃温室中,然后大功率的碘钨灯充当植物生长灯并顺便提供热量。除此之外圆柱形的温室顶端,实际是一个巨大的风扇。在热天的时候能够为植物进行充分的降温。
这就是未来的立体栽培模式生产蔬菜,甚至有十万人级别的沼气池,张四行根本不担心肥料的问题,因为作为肥料的沼液根本就不用完。
“长官,那些菜呆的地方比人住的地方都舒适,长官您确定这样种植蔬菜我们不会亏本,维持照明、温度的代价太高了。”
在有气球发电机之前,只使用木炭代油炉以及内燃机来发电,张四行觉得的没什么把握。但当能够放在五百米气球上的风力发电机运转起来时,能源对于张四行而言就已经不是什么问题了。
尤其张四行感觉没必要给汉森解决立体栽培的概念,因为到了全球八十亿人后,自然会有人考虑那样解决问题。
他的望远镜始终追逐着老烟袋李有田带领的,前往昆明采购的车队。
老烟袋这一下满意了吧,儿子成了宪兵队的头,这样李继贤上战场的可能性就大为降低。
眼下张四行手下能带兵的人不少,尤其伞兵学校实行的是从士兵到士官,再从士官到军官的升级顺序。
一直以来张四行都不认为,仅凭学历来确定一个军人职衔是件正确的事情。而在军队升迁体系中,普通士兵的升迁又往往需要足够的关系。
哼,再活一生也算是对我缺憾的弥补吧。
想了想自己到达这个时空,为了抗战准备这么多年。第一没想到的是,在德国军队中混到了少校。第二没想到的是,他抄袭的那些产品居然令他成了克虏伯的股东。
当然更没想到的是,今世他如此受妹子们欢迎。
嗯,这个变化还是蛮令人欣慰的。
从望远镜里看着老烟袋李有田率领的车队快速进城,他敏锐的注意到,城外听到汽车引擎声,老远就有人仔细观察,然后转身回店。
不久之后就有个小伙计骑了辆自行车,飞快进入到城中。
这并没有脱离张四行的判断,从他在昆明城附近被防空营“误击”时,他就确定伞兵学校一定被人时时监视着。
不过,自己监视的手段更高些,眼下就看胡杨昨夜带来的消息,以及今天老烟袋他们买回来的粮食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吧。
老烟袋李有田的办事效率不赖,车队进城后马车奔向靠近城门的店面,汽车则向城内的粮店奔去。
整个装载粮食的过程中没有看到粮店方面有什么过分的举动,这件事张四行倒不担心。从昨夜胡杨报告之后,他早就安排了人全天盯着那地方,看看粮店会做出什么举动。
恰在这时防空发电机上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负责值班的人接了电话,接着来到张四行面前,
“长官,有电话找您。”
张四行放下望远镜,又看了眼昆明城才跟着那兵来到电话那儿。
“长官,我们接到来自宜宾的电报,徐先生电报上说,近日已经到了超过三百吨粮食,其余粮食还有陆续到位。”
听着电讯处的秦德容上尉的报告,张四行吩咐,
“告诉徐先生,我们会尽快派出车队。”
随着处理完这件事,张四行心头的石头放了下来。眼下从四川买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