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平看到躺在手术台上的患者,数了数,身上不止两根钢筋,应该是行程较长的是两根,其余行程比较短还有三根,那些大多是腰背部进,胸腹部出。
众人拾柴火焰高,龙主任毫不犹豫地加入刷手的队伍,温主任也立即跟上。
此时的手术室,除了这台抢救手术,还有其它正在进行的手术,所以灯火通明,热闹非凡。
急诊外科手术室内外都是人影绰绰,尤其是外面站了很多人,大家为了不给抢救制造障碍,没有堵在门口,也没有堵在洗手池附近,而是错落有致地主动疏散开来。
麻醉医生早就对患者实施全麻,年轻医生们动作很快,摆好体位,完成消毒铺单,许主任穿好手术衣和戴好手套,随后好几个医生已经完成刷手,开始快速的穿衣戴手套。
这种抢救手术不比一般的择期手术,很多东西也是不拘小节,连刷手也是尽量缩短时间,有时候不刷手直接戴手套开干。
各种器械也已展开,器械护士已经坐在台上等,许主任站在患者腹部的右侧,其他医生很快各就各位,手术迅速展开。
“麻醉医生,我们开腹了。”
连术前的核对也免了,这么明显的创伤抢救,术前核对只会浪费时间。
台上同时站着的医生比较多,挤在一起的有胸外科、心脏外科、基本外科、骨科四个科室的医生,所以大家尽量动作小点,以免给对方造成干扰。
在头侧,神经外科的医生已经准备开颅,四方手术同时开展,这需要极高的组织与协调能力,不然台上会乱糟糟,相互“打架”。
“消防朋友进来没?”
许主任边划开腹部的皮肤边问道。
“到了,在外面候着。”有个博士回答。
刚刚有个博士专门跟着这事,陪着消防员携带工具,穿参观衣,戴口罩和帽子进来手术室。
在急诊科的时候,消防员已经帮忙将钢筋外露的部分尽量锯断,这样可以方便搬运,减少对手术的干扰。
在术中的时候,这些钢筋也不可能一整根拔出来,而是充分与周边组织分离,充分做好止血之后,分段取出,这样才是安全的。
术中的钢筋切断,需要消防员的帮助,他们有工具,也有切割经验。
许主任的动作很快,执弓式的握刀大刀阔斧地开腹,腹腔被打开,吸引器从里面吸出大量的血,有些已经是暗红色的,说明不是新近出血。
“加快输血速度!”
操作有点困难,几根钢筋交错在腹腔,对很多操作会形成阻挡,许主任的手在里面探查之后,明白形势的险恶。
受伤的部位极多,钢筋又是手术的障碍,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所以手术时间长是肯定的,手术过程中,唯有输血才能维持患者生命,为抢救争取最多的时间窗口。
“组织剪!”
许主任摸清楚腹腔内的大概情况,开始用组织剪进行分离,对各种出血血管进行止血处理,对钢筋周围进行分离处理。
“开胸器!”
胸外科和心脏外科的医生也已经开胸。
止血必须争分夺秒,所以大家才挤到一块同时手术,这也是迫不得已的行为。
最长的两根钢筋现在一根从会阴穿入,经过盆腔、腹腔、膈肌、胸腔,进入颈部,经颈部进入头部,然后从头顶穿出,这根钢筋的路径是最长的。
另一根也好不到哪里去,从肛门部位穿入,走向呈前后走向,从下后斜向前上方,经过盆腔、腹腔,穿过膈肌,进入胸腔,然后穿过心包,从前胸穿出。
其它三根路径短的,在胸腔和腹腔也是错综复杂,其中有穿过肝脏的,还有穿过胃肠道的,没有一根是省心的,情况十分凶险复杂。
这是几根危险的钢筋造成的损伤,还有高处坠落导致的骨盆粉碎性骨折、股骨干骨折、一侧髋关节的中心脱位和髋臼骨折、脊柱粉碎性骨折、颅内出血、多根肋骨骨折、血气胸等等,哪一处都是致命的。
在急诊的时候,胸外科已经给上了胸腔闭式引流;骨科给骨盆安装了外固定架。
这些都可以局麻下操作,而且对熟练的医生来说操作简单,几分钟解决,所以一进急诊,医生就立即处理。
要不是祖坟喷火,这条命铁定交代在受伤现场。
许主任也没见过这种复杂的创伤,压力很大,他必须依据自己平时积累的急诊外科的经验来全盘指挥手术。
龙主任和温主任虽然也已经刷手穿手术衣,但是他们站在旁边,作为替补存在,术业有专攻,这种创伤手术,他们不一定有现在站在台上的医生厉害。
这几个医生都是擅长胸腹创伤的专家,平时天天做这一类手术,龙主任估计多年没有接触这种腹部创伤,平时做得最多的是胰腺癌手术,而温主任也是冠脉搭桥做得多,这种胸部创伤,他已经很少参与,而台上的几个医生,那是天天做创伤手术,经验丰富,状态极佳,他们是协和急诊外科的中坚力量。
所以两位主任非常有自知之明,这种情况下,别说上台参与,就是瞎指挥都会给他们带来障碍。
梁教授更是在旁边没有发话,没有发现原则性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