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平说完,轻抚小苏的背部,等待小苏的反应。
“老公,你是说——”
小苏脑子转圈快,立刻听懂意思,抬头,瞪着本来就又圆又黑的大眼睛,望着杨平。
“你是说你又发表了9篇,4篇在《nature的同一刊,5篇在《cell的同一刊,而且都有一篇登上当期封面文章?”
杨平点点头:“就是这么回事。”
小苏愣了足足一分钟,弹簧似地站起来,紧紧抱住杨平使劲摇晃。
“老公,你太猛了吧?”
杨平轻拍她的背:“老公一时心急,表现得是有点猛,没有吓着你吧。”
小苏摇头,有点语无伦次:“没有吓着,就是心脏现在扑通扑通直跳,要跳出来似的。”….
“淡定,一定要淡定,务必保持心律整齐。”杨平抚慰小苏的情绪。
“老婆,别这么摇晃,孩子在里面呢。”杨平提醒小苏。
小苏嗔道:“才几个月,打网球都不怕,还怕晃几下?”
小苏放开杨平,坐下来不断地做深呼吸状:“我学会淡定,一定学会淡定,保持心律整齐,做你老婆不淡定都不行。”13篇S,这是什么怪兽级别的学术成绩,恐怕历史上未曾出现过吧。
而且还是3篇、4篇,5篇,这样集中一次性投在同一期,全面覆盖S三大期刊,这简直就是当S是自家的小白板,想往上面贴一篇文章就可以贴上去。
小苏抚着胸口坐下来:
“这事怎么跟爸妈说?我现在脑壳痛。”
“怎么跟其他人说?张教授、老韩、夏院长?”
杨平揉揉太阳穴。
“还是暂时不说吧,顺其自然,让他们自己慢慢发现,这样应该好很多。”
小苏也觉得刚刚发表不久的几篇S,已经引起震撼,现在余波还未过去。
现在直接弄出9篇,一共13篇,肯定会导致更大的震撼,这种过度兴奋刺激,对老人恐怕不是好事,爸爸妈妈还好,爷爷奶奶八十多岁,绝对不能过分兴奋。
——
系统的奖励非常及时,已经4篇见刊的论文,系统奖励4千万积分,这样实验又可以启动。
4篇S给杨平带来如此巨额积分,每一篇都是千万级别,这种高额的收入是以前做手术赚积分不能比的。
好比赚钱,以前几万几万地赚,一年辛辛苦苦勉强能够赚得百来万,现在一笔生意进账几千万。
杨平迫不及待地进入系统空间,重启实验。
系统面板依旧是朴素简陋的风格,让杨平觉得非常温馨。
这种风格看起来老旧,但是能给人强烈的稳定感,给人感觉越简单越稳定,从来不会宕机。
杨平很喜欢这种风格,没有花里胡哨,给人技术流的踏实感觉。
在实验室,杨平开始对正常的干细胞、畸胎瘤发生细胞与肿瘤细胞进行基因上的对比,这种对比非常耗时,要成功找出特定基因片段,有时候还带有一定的运气成分。
要找出杨平假说里面的“三维空间向导基因”,需要对三种细胞所有基因进行测序,然后进行对比,找出基因片段的不同部分。再针对这些不同部分进行进行研究,最好是能够将所有不同基因的功能全部分析清楚。最后有可能锁定目标基因片段。
这个过程需要大量的计算,这些计算的量即使对于巨型计算机来说,也是非常庞大的计算量。
一切顺利,还不一定有预期的结果,因为本来这就是一个假说,假说有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假的。
如果最后找出“三维空间向导基因”,那么假说就是真的,实验获得成功。
万一结果相反,没有找到这个特定基因,此次实验失败,但也不能表示假说就是伪命题,它有可能确实是错误的,也可能是正确的,只是实验方式或过程出现暂时无法发现的错误。….
找出这种假说中的基因,实验相当复杂,比起梅奥眼科团队找出的影响神经节细胞生存能力的基因,难度要大很多。
在系统空间里,系统面板相当于一台超级计算机,算力与目前世界排名第一的超级计算机持平,有关数据方面的处理,可以交给强悍的“系统主机”去完成。
即使现实中的实验,这种基因的对比,也是必须由计算机辅助,如果依靠人力去做,估计几万年也看不到希望。
美国曾经有一个团队,计划用基因测序技术和计算机结合,试图从基因片段来寻找肿瘤细胞的弱点,以及肿瘤细胞的靶点,这样通过计算机来筛选药物,希望可以为每个肿瘤病人筛选出来的药物可以抓住肿瘤细胞的致命弱点,又可以精准的作用在肿瘤细胞身上。
这种思路非常好,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困难重重。
他们需要设计几百个数字模拟模型,使用超级计算机不分昼夜地计算,对获得的数据动态进行海量计算,才有可能获得个性化的肿瘤基因弱点和靶点。
然后还要将所有抗肿瘤药物一个一个用数字模型去试,试完才有一个优先排序。
这只是对已有药物的测试,如果要开发新药物,计算量更大。
这个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