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在城外等候的王妈也露出了欣喜的表情,赶紧迎了上去,一番寒暄后,众人依次进了汴京城。 此时天虽然还没有黑透,城内却已经灯火通明,各个店家门外都亮起了灯笼,各色的招幌悬挂在殿外,随着寒风摇摆着。 李知玥拉着宏哥儿透过马车往外看,外面楼宇林立,行人接踵,到处充斥着叫卖声和欢呼声,热闹非凡,年味儿十足,一派繁荣景象。并不像元阳县,擦黑外头已经没人了。 凭借着以前微薄的记忆,李知玥轻声与宏哥儿讲解着,这里是什么街,这个又是什么店,里面卖的是什么东西。 虽然很多店她没进去过,但听还是听说过的。 走了不知多久,众人终于穿过热闹繁华额的街道,慢慢的进入比较安静的胡同里。 这胡同各家门前也都悬挂了灯笼,乃是汴京城成东,住的都是些家境中等的人家。 听到外面传来的马车声,有的人家就悄悄打开门来探头往外看。 “是成远家的回来了?”有熟人认出了王妈,呼喊了起来。 一时间,各家都有出来人瞧热闹,甚至有的人端着饭碗都出来了。 小孩儿们更是跟在马车周围走着,叽叽喳喳好奇的打量着。 张氏从马车上下来,让人把提前准备好的点心分给小孩儿们,她则和几年未见的邻居们寒暄着。 很快就到了家,一进的小院子,根本容不下来的这么多东西和人。 好在王妈已经提前租好了同一胡同的房子,安置好张氏她们后,留下几个贴身使唤的,剩下的人包括崔十和李良就都被她带到刚租的宅院里了。 回到久违的家,张氏不由得松了一口气,四处看了看,发现王妈已经把家里打扫的干干净净,一点霉味都没有。 众人洗漱一番后,就围坐在一起,吃起了王妈提前准备好的晚膳。 “还是汴京的饭菜对味儿,同样的做法,在元阳怎么就不是这个味儿呢?”张氏一边吃一边嘟囔着。 李知玥点点头,“应该是水的原因,元阳的水烧出来没有水垢,泡茶最好,汴京的水烧出来有一点点水垢,煮粥却更好吃。” 一家人吃完,就开始分派住处了,房间少,宏哥儿和年哥儿都跟着张氏睡了,李知玥和李知秋姐妹也要同住一屋,同睡一张床了。 听到这样的安排,李知秋嘴巴动了动,最终选择沉默。 一路上,因为她没和妹妹说话,已经感觉到母亲张氏的不满,此刻若她敢说什么,估计张氏就要爆发了。 屋里已经点了蜡烛,床铺已经被枣儿和杏儿两人收拾妥当。 她们二人以后只能和王妈挤在耳房了,居住条件大幅下降,不过好在汴京虽然寒冷,各家却都烧了炕,据说这是右相门生到北方上任后,带回来的工匠传出的。 感受着屋里暖烘烘的温度,李知玥主动开口道,“你想睡里面还是外面?” “里面……不,外面!”李知秋干巴巴的说着。 李知玥点点头,表示知道了,收拾一番后,就自顾自的躺到了床上呼呼睡了起来。 李知秋楞了楞,也小心翼翼的躺下了,以为会睡不着的她,在躺下后没多久,也进入了梦乡。 将近一个月的赶路,两个人都累坏了,此刻终于到达目的地,所以的情绪都被放松的身体掩盖住了。 次日一早,枣儿和杏儿两人就来敲门,“姑娘,今日要出门做客,早点起吧!” 杏儿推开门进入,看着还在熟睡的两人,再次轻轻喊了几遍。 李知玥一个激灵的坐了起来,配合着枣儿很快就收拾利落了。 这时李知秋也起床了,她呆愣愣的环顾了一下四周,才想起来这是哪里,慌忙收拾一番,便和妹妹一同到堂屋用膳去了。 宏哥儿已经眯着眼睛坐在饭桌上了,显然还没有休息好。 但是因为路上遇险,又加上大雪,她们到汴京的时间已经推迟了十来天,明天就是大年三十儿了,所以,今天必须要先到族长家里去拜见了。 族长七老爷昨夜就接到成远媳妇带着孩子回来的消息,悄悄给四老爷传了信儿。 所以早膳后没多久,四老爷便带着老妻到七老爷家来喝酒了。 四老爷因为过继的事情,常到七老爷家喝酒,众人也都没什么奇怪的。 没多久,就接到门房来报,李成远一家前来拜访。 七老爷忙让把人请进来。 李知玥姐妹和宏哥儿跟着张氏一起走在七老爷的院子里,年哥儿被王妈抱在怀里,好奇的看着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