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安荷来到学堂,果然发现新来了一个和她一样年龄的女孩。这女孩身着一件绛紫色粗布衣,头上盘着两个发髻,一双朦胧的睡眼,黑黄的皮肤,膀大腰圆的身材,这些都让安荷感觉这女子很土气。白婳原来坐在前面就是一幅画,而这人坐在那里就很突兀。
通过老师点名,安荷知道了这个新生名叫苏韵琴,她想:这不会又是苏芷的亲戚吧?
安荷觉得苏芷面对新的同桌肯定会不适应,她仿佛都感受到了那种尴尬的感觉。她时不时地看看苏芷,想看看他怎么应对。
下课后,当安荷看到苏芷和苏韵琴在说话时,她很惊讶,她听见小铃铛的响声,便看见苏韵琴的手链上有几个小铃铛。其他同学也找苏韵琴说话,大家脸上的笑容都让安荷感觉不可思议。
她想:难道他们之前就认识吗?不然怎么第一天来,就能和大家关系这么好?她想问苏洵,但显得自己很多事,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晚上,她忍不住问苏芷是否和苏韵琴认识,听到苏芷说不认识时,安荷更不淡定了。
之后,安荷一看到苏芷和苏韵琴说话,就很不舒服,她知道自己心胸不能这么狭隘,她试着安慰自己说他们就是同学间的正常交流,但还是对苏韵琴产生了敌意,甚至对铃铛声都很抵触。
她也渐渐发现苏韵琴的脸上有一种楚楚可怜的美感,性格又非常活泼爽朗,这两大特质确实很吸引人。
苏韵琴对安荷很友好,并且会主动帮助安荷,安荷也不再排斥苏韵琴了,两人慢慢熟悉起来,经常一起出游。
一天放学后突降暴雨,安荷见苏韵琴没带伞,便送她回家。从外面看苏韵琴家的房子还不错,但安荷走进房间却发现只有一张床,家里也没见其他人。安荷觉得很奇怪,但也没敢问。
苏韵琴让安荷留下来吃饭,让她先在床上坐着,转身便出了门。
安荷也跟着出了门,她见苏韵琴进了隔壁一间茅草屋里,她也跟着进去了,她一看竟发现这是厨房。苏韵琴让安荷回屋等着,安荷见她要烧火做饭,便执意留下来帮她,苏韵琴只能同意。
苏韵琴先生着炉灶的火,又将大米下锅,安荷将土豆、白菜都清洗干净后,便过去烧火。苏韵琴熟练地将土豆切成细丝,将白菜切成均匀的小块。
米饭做好后,苏韵琴便麻利地炒起菜,翻炒、颠勺,一套下来行云流水,十来分钟就做完两道菜。苏韵琴在房间的地上铺了一张草席,她和安荷便将饭菜都端到了草席上。两人坐在草席上便吃了起来。安荷感觉又吃到了师傅做的饭菜,她没想到苏韵琴的厨艺这么好。
饭菜全吃光了,外面的雨仍下得很大,苏韵琴便让安荷在这将就一晚,安荷欣然同意。两人边喝茶边聊天,安荷才知道苏韵琴的不易。
苏韵琴六岁时母亲就因病去世了,那时她弟弟才一岁。为了给母亲看病,家里债台高筑,父亲只能拼命打工赚钱,照顾弟弟和家里的家务都落到了她的身上。她十二岁时,父亲终于还清了所有债务,却又累病了,原本吃药能控制住病情,但父亲不舍得花钱买药,短短三个月便撒手人寰。从此,她和弟弟相依为命。
安荷便问:“你弟弟呢?” “在老家学堂呢,我不能带他来这里,只能先让他寄宿在学堂里。“
“这不是你家的房子吗?为什么他不能来呢?” “不是,这是我家远房亲戚的房子,他说只要我来这里上学就给我很多钱,我便来了。” “你弟弟还那么小,很照顾好自己吗?”安荷问。“我把我亲戚给我的钱都给我弟弟了,学堂的人肯定会照顾他的。再过两年我就能把他接过来了。”安荷听她这么说,便希望两年赶紧过去,她期待着这姐弟俩能早日团聚。
安荷知道苏韵琴很难过,却不知道该怎么安慰,便转移话题,给她说学堂南边的桃林开花时有多美多美。苏韵琴说等桃花开了一定要去看,她还要酿桃花酒。安荷一听她会酿桃花酒,便问她桃花酒是什么味的,苏韵琴说桃花酒没有桃子甜,但却有一种沁人心脾的桃花香。安荷很心动,便期待着她酿出桃花酒。
两人都毫无困意,以为时间还早,发觉外面天亮了才知道聊了一夜的天。苏韵琴要去做早饭,被安荷制止了。安荷对她说要带她出去吃。苏韵琴知道她做的饭太素,便同意了。
两人一起来到附近的早餐店,安荷让苏韵琴随便点,见她不点,便将肉夹馍、蟹黄包、油条、鸡肉汤都点了两份。苏韵琴让她别点那么多,安荷说如果吃不完,就打包带走,下顿接着吃,苏韵琴这才放心。
热腾腾的馍夹着吸满浓郁汤汁的肉沫,飘香四溢,再加上新鲜的青椒碎,荤素搭配,肥而不腻。皮薄大馅,蟹黄的鲜香令人回味无穷。慢火熬煮的鸡肉汤里倒入秘制辣椒油、香油,撒上胡椒粉、香菜碎和葱花,再拿起一根酥脆的油条沾着吃,简直欲罢不能。她们吃完了所有食物,开心地去了学堂。
放学后,安荷回到家,将自己用不到的桌、椅、衣橱,都送到了苏韵琴的房间里,并让苏韵琴缺东西就找她,她会送来的。苏韵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