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一些老朋友送了东西,得到了很多票。
农村想要买工业品,也不容易,没有票,根本就买不到。
老支书从收购站,领到卖平菇的一千两百三十块钱。
当然了,这钱并没有拿回来,就还到了种子站。
由于实验基地的平菇收益很好,孙科长在种子站的话语权也多了一些。
增产增收的目的达到了。
现在已经有几个村子的村支书过来打听,即使他们感兴趣,但没做过,也不敢大批量建造平菇大棚。
不像宋家村胆子大,又定了一百八十个大棚。
孙科长见老支书过来还钱,更是高兴,“恭喜啊,宋支书!卖了两次平菇,你们另外十九个大棚的投入也挣回来了。”
“等到第三次出菇的时候,就是纯利润了。这些大棚还能循环利用,后续的收入会越来越多。”
“尤其是到了冬天,到时候只有萝卜白菜,平菇更加紧俏,保证让你们赚得盆满钵满。”
老支书笑笑,“借孙科长吉言,等到我们那十九个大棚的平菇也能卖了,我给孙科长送锦旗和感谢信。”
孙科长一听这话,心里激动,两手不停搓搓。
“那我再接再厉,您之前订的物料,已经送来三份大棚物料。什么时候给您送过去啊?”
这段时间,他一直安排村里建造平菇大棚的泥墙,现在已经建好二十三个。
“孙科长,您明天就给我们送过去吧。争取早点盖好,我们早点制作菌菇包。”
孙科长点头,“行,那我明天找车给你们送过去。另外,我还会继续跟踪,毕竟夏天热,注意事项多。”
老支书感谢,“那太感谢孙科长了。”
“不用谢,这是我的工作。”孙科长客气,非常期待老支书给他送锦旗。
老支书从种子站出来之后,内心也颇为意气风发。
现在天气比较热,宋兰月发现在三十天的时候,另外十九个大棚里的菌菇包已经长出来很多平菇。
宋兰月根据大棚里的情况,核算出来大约能够采摘的平菇数量。
“老支书,这些平菇长得不那么齐,咱们可以先把长成的收下来,小的留在上面继续长。”
老支书笑了笑,“既然你觉得可以,孙科长也觉得没问题,那咱们就采摘。”
“这样说不定十天之内咱们能够采摘两次,这样能够防止早先长出来的平菇长得太大。”
宋兰月笑笑,“是的,长得太大的平菇不但不好运输,而且口感还差了点!”
就这样,宋兰月带人把先长出来的那一部分平菇才摘下来。
经过称量,如有一万两千三百斤,老支书第二天就从种子站,领出来一千八百四十五块钱。
虽然这些钱在口袋里还没焐热,就还回了种子站,但老支书意气风发。
这东西太赚钱了!
按照宋兰月的估计,再过五天还能采摘一次,而且产量会越来越大。
那时候十九个大棚里的平菇,估计也能收获四万斤。
从县城回来之后,老支书天天在督促建造大棚。
每当休息的时候,老支书就跟大家说每次卖香菇赚了多少钱。
虽然这些钱都还到了种子站,但大家都明白做什么都要投入。
老支书甚至还给他们算好了,再过一个月,老支书就决定分钱。
到时候就算种子站的大棚物料货款没还完,也要分钱。
就算一个人分十块钱,也要让大家见到钱,让大家切切实实地感受到成果,才能更加积极地进行大生产。
大家眼睁睁地看着东西卖出去,而且他们也相信老支书,所以干劲十足。
恨不得长出来八只手,把剩下的大棚全部盖好。
知青们也积极踊跃,宋家村的大生产更加热切。
这一天,李团长带着一个四十多岁的壮汉,来到宋家村。
“老团长,这是红山农场的杨场长,从我这里得知白猪养猪技术和发酵饲料,特别感兴趣,专门来一趟。”
听到这话,老支书眼睛一亮,看向李团长,眼露笑意。
只要红山农场的人感兴趣,这事情就成了大半。
“欢迎杨场长来我们宋家村考察。”老支书伸手,跟杨场长握手。
杨场长可不敢托大,就连老乡李团长都要喊这个老人家老团长,足以证明这是一位老英雄。
“老团长,可别这么说,我是来学习的。”
“我们农场别的不多,就是各种玉米秆草料多,平时烧火烧不完,只能烧了当肥料。”
“我听李团长说这里有用草饲料发酵做成猪饲料的办法,我特别感兴趣,过来看看。”
老支书笑笑,对王会计说:“小王,你去把宋兰月和韩挚叫到养猪场那边,待会要让他们给杨场长讲讲里面的技术。”
王会计应下,“是,老支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