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真屡战屡败,最后没法,只得求救于西羌***。凡事都是交易凡事都有代价,无利不起早,那曹真到底要给西羌什么好处呢?好处居然是“许以和亲”!
这点非常让P民我费解。要知道“和亲与否”可属国家的大政方针,绝非一战地总指挥所能轻易决定的!可能有的大大又要发问了:有可能是曹真同志病急乱投医,矫诏和亲呀!但P民我认为曹真身为托孤大臣和前线总指挥,他肯定深知此事的严重性,绝不会行此“作死之策”。所以这不能不说是《三国演义》一书中的又一穿帮之处。
说干就干。曹真派人带了一大堆金银财宝,先去行贿西羌国的“实权派”——西羌国丞相雅丹。雅丹丞相本一贪财短见之佞臣,财迷心窍,第二天在朝会上便极力撺掇国主彻里吉出兵。彻里吉也是一昏庸无能之辈,不久前损兵折将之事立刻全忘,草率同意。
你别说,这支“西羌***”战斗力还蛮强;而且一下子出动了十五万,雅
丹丞相和越吉元帅都亲自上阵,可见是下了血本。结果一仗下来蜀军大败,关兴军被围,危在旦夕。越吉元帅亲自带兵追杀关兴,结果关兴不敌,差点被杀死在水中(要不是老爸的鬼魂显灵就彻底完蛋了)。
可能有的大大会觉得奇怪——这越吉元帅武力值没那么高啊(后与老对头关兴交手,一个回合就被秒杀),为什么还差点至关羽的正统传承人关兴同志与死地(关兴与张苞都为后刘蜀黍时期的重要将领,还分别持有“传**”青龙偃月刀和丈八点钢蛇矛)?这是不是《三国演义》一书的又一处穿帮?P民我恰恰觉得不是。这关兴陷入重围,最后成为“光杆司令”落荒而逃,而越吉元帅带着兵马前来追杀,此时关兴的内心显然是极度崩溃的,因此影响到战力的发挥。而后来越吉元帅中计大败,被关兴赶来一刀砍死也显然不是其真实战力的再现——不管怎样以越吉的武艺,还是能在关兴手上走几回合的!
葛亮用计大破
羌兵,斩了越吉元帅,俘虏了雅吉丞相。葛亮同志对其很是客气又是松绑又是吃大餐,在宴席上大谈汉羌两国的世代友谊,双方进行了亲切、友好且极富于建设性的会谈。饭后葛亮同志放其归国,而且还释放并归还了全部战俘和缴获。那为什么葛亮同志不趁势灭了西羌呢?
其实P民我认为这还真不是一向精明过人的葛亮同志的战略失误!西羌与南蛮一样,民风剽悍环境恶劣,并不适合汉人在那里过安稳的农耕生活,因此攻克并统治西羌并无实际意义,反而会背上一个沉重的包袱。对任何一个中原王朝来说最好的相处方式是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求同存异,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共存共荣。不仅蜀汉必须这样做,就连强大如曹魏者也必须如此!
而这边曹真的情报工作可是十分的糟糕。北边盟军已经大败,而曹真不仅全然被蒙在鼓里,还误以为蜀军败退,赶紧兵分两路追击。结果半路上蜀军伏兵齐出,曹真的两
员先锋被杀,兵马也损失不少。
这里似乎又有一处穿帮:曹真身为几十万大军的最高统帅,一代名将,难道情报工作会做得如此糟糕?十几万羌兵全军覆没,这么重大的事件难道一点风声都没打听到?而且葛亮同志事后还释放了所有战俘和缴获,难道曹真真会完全蒙在鼓里?
而这边《三国演义》里又一“三姓家奴”孟奉先孟达同志(其叛变次数仅亚于刘蜀黍),因为见疑于新君曹睿而不得已准备再次叛变。由于其据守上庸、金城、新城三郡,距离洛阳很近,因此他的叛变无疑对葛亮同志的北伐是一重大利好。但此时司马懿已复位,葛亮同志大惊,叮嘱孟奉先一定要提高百倍警惕;其次一定不能把反正一事告知他人。然而吗,孟奉先却无所谓。
孟奉先同志的理由看似很有道理:宛城离洛阳有八百里之遥,距离自己的势力范围新城更是有一千二百里之遥。**之事事关重大,司马懿一复起之人必会先奏明魏帝曹睿,方
敢用兵。因此就算司马懿事先查明,大军到自己这里也得一个月,这个时候自己早已准备充分,司马懿只能拿他无可奈何。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太骨感,司马懿可不是一般人,在**这种大事上他绝对会“特事特办”,先斩后奏。而且金城太守申仪和上庸太守申耽两人是坚定的“拥曹派”,当初就怂恿孟奉先弃蜀投魏,是彻头彻尾的“历史***”!而且孟奉先的心腹李辅和外甥邓贤都心向曹魏,早就和申仪、申耽二人一起向司马懿告密了!
结果里应外合,孟奉先的这颗大猪头自然插翅难飞。
这边孟达催申仪、申耽赶紧率两郡个自己一起起义,然而这两人却上报孟奉先说自己“军器粮草,俱未完备,不敢约期起事”,暗地里却“每日调练军马,只待魏兵到,便为内应”,可见二人是很阴险的。而司马懿这边可是日夜兼程前来平叛,半路上还遇到了名将徐晃带的一支生力军。孟奉先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实在是太过倒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