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诸朝都在直播间看我考编> 27. 常识判断 落霞与孤鹜齐飞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7. 常识判断 落霞与孤鹜齐飞(4 / 7)

学知识对应正确的有几项()

①夜半钟声到客船。——声音在空气中延直线传播。[3]

②印文铜绿长苔钱。——铜绿是碱式碳酸铜。[4]

③潭清疑水浅。——光的衍射。[5]

④飞流直下三千尺。——能量守恒。[6]

A、1

B、2

C、3

D、4

又是我最讨厌的有几个的题目。】

西汉。

刘启已经命令百人问天幕,可仍不及秦某人。

但是,当他听到秦某人脱口而出的“秦律”后,对于“始皇复活”的文字,更为吃不准了。

刘彻在天幕第三次问秦某人的时候,察觉到了不对之处。

此前已有多人和天幕联系上,然至多,只能多问一个问题。

秦某人是个例外。

为何是个例外。

“秦朝已找到更佳的联系渠道,尔等,还在等什么?”

北宋。

宋钦宗早已闭门谢客,在听到“秦律”的时候,不由得深深地出了口气。

讲秦律好,讲秦律好啊!

希望不要再讲北宋的任何事情了。

相较起这些各有所思的掌权者,正如何夏夏之前所说的,还是百姓们的想法,更为实在些。

因为再次听到“化学”二字的百姓们已经开始沸腾了。

尤其是按照天幕所说,诗词中所描述的现象,都是有对应的知识的,这让平日里从来没有想过“为什么会这样”的人,突然就开始抓耳挠腮了。

对啊,为什么潭水看起来很清的时候,就会觉得潭水很浅呢?

钟声到客船,不就是声音飘到了客船吗?这其中有需要分析的知识吗?

唐朝。

正在赶路的李白不禁感叹,后世是真的喜欢这句诗。

上下这么些年,诗词当然不胜枚举,可天幕讲了三次的题目,已经是第二次讲到“飞流直下三千尺”了。

其实,他有更多更好的诗作的,完全可以多讲讲,何必只盯着这一首。

若是可以,在天幕讲完这道题之后,他一定要与天幕联系上,将自己最得意之作尽数告知于她。

【这题的答案是C项,对应正确的有三个,分别是①②④。

不过我选了A项,一个。我只在②上打了一个钩。

来一个个看吧。

首先第一个,声音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我之所以觉得它是错的,是我想到了横波和纵波,我就觉得它不是直线传播。

但是解析说,声波是声音的传播的方式,也就是指声音的波形。

而声音在空气中传播,会向着温度低的地方拐弯,但假设一个地方的温度是均匀的,那么就是直线。

按照这个说法,很有可能离得近的地方,因为温度太高而没有听见声音,相反离得远的地方,却因为温度低而听见,因为声音拐弯了。

但是这句诗中没有提到空气的温度不同,所以可以看做是温度相同,那么①是正确的。

说实话,我感觉这个①,有点不严谨。寒山寺到客船,光是看它们之间的垂直高度,这么大的落差,温度肯定不一样。

不过,就当它对吧!反正原理记住了就行。】

天幕下的所有人都新奇不已,纷纷尝试着要去试试看,是不是真的有所不同。

“我记起来了,之前我去山上的寺庙上香,明明山下的桃花都已经凋谢了,可山上的桃花却刚刚盛开。寺庙的大师告诉我,是因为山上会更冷一些。”

“那平时我们在山脚下讲话的时候,为何还能彼此听见,声音不应该是往更冷的山上去了吗?”

“你傻呀,我们离得这么近,肯定冷暖一样,那就不会拐弯啦!”

人群中,突然有个少女猛地一拍手,激动不已地凑到旁边少女的耳边,悄声问道:“话本子上写的,江湖豪侠可以控制住自己的声音,于千万人之中,只让一人听见自己的声音,是否就是因为这个?”

她们两人对视一眼,忽然就拉着手,一起开心地晃了起来。

【然后是第二个,铜绿,化学名称就是碱式碳酸铜,所以正确,这个记住就行。铜制品放久了都会长铜绿,这东西吃了会中毒,所以摸过铜制品后,记得去洗手。

我记得前面讲过,秦武王举鼎把自己给砸死了。有一种说法是鼎砸在大|腿上了,并不致命。但因为那个鼎是铜鼎,上面沾满了铜绿,铜绿就顺着伤口的血液流进他身体里面,导致破伤风,当天晚上死了。

如果想要去除铜绿,办法有打磨、放开水里面煮、放醋里浸泡等等。】

秦国。

秦武王没忍住揉了把自己的腰,说来说去,还是说自己被砸死。

他重重地叹了口气,怎么回事,以后不举鼎了还不成吗?家里其他人都在天幕上被夸奖,唯有他一天天的都在这丢脸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