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妃从震惊、惧怕、担忧、恼怒、不甘再到窃喜, 即使她全力克制不忘表情管理,但她表露出一丁点情绪都难逃姒昕法眼。
姒昕挺欣慰的,不愧是剧情女主, 百折不挠就是不服。
话说回来, 大晋军中成分复杂, 派系林立,的确不是什么将什么兵都服气周王。
远的不说, 就说近的,如今钦安殿大殿之上, 有数位手握实权的将军,他们就不都站在周王这边。这些人静观其变并不为丽妃出头, 无非是因为丽妃她娘家这次表现得太拙劣也太弱鸡了。
实际上姒昕也觉得丽妃娘家不行, 简直异想天开, 真以为有个皇子, 再用她这个周王妃牢牢牵制住周王, 就可以推自家的皇帝登基,“振臂一呼应者云集”。
她敢打赌, 眼前这群老狐狸中狐狸一定在盘算放弃丽妃母子,改为捧三皇子, 也就是皇后所出皇帝唯一嫡子的可能性。
他们不考虑周王, 原因就是周王没法儿糊弄。对于致力于实质上封疆裂土的世家而言,更喜欢一个昏君而非暴君坐在那张椅子上。
姒昕根据汇总来的情报, 再次仔细评估了目前在京世家的实际战斗力,决定在老相好赶回京城前借着丽妃向京郊驻扎,以世家子弟为主的边军清理一番。
秀完这一拨肌肉,各个世家在京城除了那点勉强守家的家丁之外再无倚仗,至少在各自主力到位前为屁大点事儿来烦她。
于是她让内侍们把丽妃母子带了下去, 就暂时关在太后的隔壁。
然后她赶走了重臣宗亲与世家家主们,回到她久违的景仁宫,坐等好戏开演。
丽妃一如姒昕预料的那样,不会放弃挣扎。
身为皇子生母,最惨的下场不过是在被圈在宫中某一处,念一念佛,性命却是没有妨碍的。等亲儿子封爵,她就能被放出来她能有什么可怕的
因为太后和丽妃住隔壁,丽妃自打住过来就没一刻消停,小院子里人来人往,太后如何一无所知
只是太后的想法也很不一般,明明是丽妃把她关在了这里,她却愿意助丽妃一臂之力把仅剩的乐意终于她的大内侍卫副统领借给丽妃使唤,让丽妃得以顺利传信出宫。
丽妃与太后联手,姒昕毫不意外。
宫里的能耐人之前约莫有半数偏向周王,在姒昕带着府卫轻而易举击溃丽妃堂兄带领的一支禁军后,至少有八成愿意跟着周王混。
禁军统领就是这新鲜倒戈的能耐人之一。
他在姒昕的授意下,故意放过前往京郊送信的信使,让丽妃派出的信使半夜顺利见到了边军大将。
而这位边军大将收到丽妃的密信,没有过多思量便真的下令出兵他并不如丽妃设想的那般,为丽妃母子撑腰。作为顶级世家出身的大将军,他只是不想京中局势彻底倒向周王一边。
他看得清楚,皇帝贪功冒进被俘,就算被救回来,没有退位,也注定是个傀儡空架子。
而世家纵然势大,但心思太多注定不能团结一心,哪怕暂时的团结都不成他估计周王此番最差的结果也是摄政王
周王能征善战,他是服气的,无奈周王跟先帝不愧是父子,最爱提拔启用平民寒门出身的人才,更爱用这些人来压制他们世家。
于情于理,他也要趁此机会,震一震世家声威,不做那刀俎上的鱼肉
边军大将军连夜整兵,带兵身披晨曦,飞驰赶往京城。
然后他就让急于立功表忠心的禁军统领揽在了京城北门之外。
不管是禁军还是京郊边军,若非圣旨又若非情况紧急,比如京城被围,那是绝对不能擅自行动的。
边军大将军擅离大营并兵临北门,此举当诛
禁军统领来到城门之上,与大将军隔着护城河对望,轻轻叹息一声,“何必呢。”
边军大将军带着五千亲兵前来,是为了彰显实力,同时逼迫周王妃收敛些,别把他们世家看扁了。
但他并不想造反,自然也没有携带什么攻城利器,只是象征性放一放箭,让副将喊一喊话,只为提醒城中之人及时为他们打开城门,不一定非得是禁军镇守的北门。
城门之上的禁军统领见状,赶紧下令,让己方弓箭手回敬一番。
双方都在彼此射程之外,双方一起放箭,纯是在演戏给人看。
姒昕此时就在距离北门百米之外的一处大宅之中这宅子也是周王的产业,表面平平无敌,实则地下别有洞天,不仅有绕过护城河直抵郊外的密道,更有广大空间用以存放兵械。
姒昕之前捣鼓出的不少东西,量产之后就一部分存放在了这里。
听探子来报,说两位将军当众打起默契球,她捧着茶杯乐了,“都什么时候了,还心存幻想。”言毕她放下杯子站起身来,“机会难得,我再让他们开开眼。”
她换了一身利落的戎装,让府卫统领的副手抱着慕容瑛,依旧在一群王府精锐的簇拥之下登上了北门。
禁军统领得知周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