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吴阿衡第一次击败郑芝龙后,武定皇帝便派人指马士英,他与郑芝龙是老乡,为郑芝龙传信,希望能再次诏安东南海贼王。
在刘招孙亲笔信中,太上皇帝表示,在攻占荆襄后, 为江南百万生灵着想,大齐将与南方弘光朝廷和平解决领土争端。争取兵不血刃收复东南,尤其是郑芝龙的老巢泉州,使其免遭战火洗礼。
郑芝龙与开原兵有过一次合作,所以再次合作起来也是驾轻就熟,在确定齐国会保障自己在福建的利益后,郑芝龙回信说自己将会竭力配合齐军南下作战。虽然刘招孙现在还没有立即攻占全国的计划。
武定皇帝一面与明军在襄阳鏖战,一面指示马士英继续谈判,为拉拢郑芝龙, 不惜封他为“闽乐公”,并秘密许诺,维持福建原状,让郑芝龙继续做他的福建“土皇帝”。
马士英当然知道,以刘招孙性格,绝不会放过郑芝龙,不过他还是全力安抚郑氏,打消郑芝龙的顾忌,多次邀请郑芝龙前往襄阳后改为徐州共商大业。
郑芝龙听闻襄阳战况,以为齐明双方已在荆襄陷入僵局,而自己作为生力军,是一支可以左右占据的关键力量,在与马士英一番讨价还价后,他准备前往。
这时候,郑成功站出来, 坚决反对父亲北上。
当年,天启皇帝还在位的时候, 郑成功年仅十二岁, 备受先皇恩典,被封为“忠孝伯”,赐尚方宝剑,挂“招讨大将军”印,率军与陕西流贼鏖战。
郑成功对忠君之事,颇为看重,打心眼里一直瞧不起弑君篡权的刘招孙。
无论是在福建还是在长江,郑芝龙都不具备和齐军对抗的实力。眼前南明各支军队都是猪队友,没一个友军是可以依仗的。
如果郑芝龙铁了心要抗齐,就意味着他得把陆地上的所有家业田产全部舍弃,把好不容易洗白得到的“大明福建总兵”的职位抛弃,最终被赶到金门厦门,去重新当他的海贼王。
如果真到了这一步以齐军战力,可能一年后就会达到,郑家将面临灭顶之灾,郑芝龙苦心经营的海贸生意也将受到严重损失。
反之,如果武定皇帝还是以前那个武定皇帝,刘招孙还是那样讲究诚信,充满爱心, 投降大齐, 对郑芝龙来说,无疑是最睿智的选择。
为此,他教育儿子说
“夫以天堑之隔,四镇雄兵且不能拒敌,何况偏安一隅。倘画虎不成,岂不类狗乎”
福建不过弹丸之地,兵少粮寡,你老爹我又不是左良玉黄得功那样的猛人,人家弘光政权的四镇雄兵都被齐军霍霍光了,郑家又如何能与刘招孙为敌呢
开原兵天下无敌,吴阿衡那小子的水师越来越厉害,时不可待,趁着咱们手中舰船还没被你们霍霍完,及时投降,将来你我父子在齐国吃香的喝辣的,歌照唱,舞照跳。
齐军在山东在河南的推进实在太快,一路所向披靡,极少有情报传递到东南,所以,郑成功对齐军现在的底细也摸不清楚。
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这个武夫多次邀请父亲北上,绝对没按什么好心。
郑成功竭力劝阻,甚至不惜以断绝父子之情相威胁,不让郑芝龙北上。
奈何海贼王鬼迷心窍,坚持按照自己的原定计划行事,带了少许人马离开福州。
为以防万一,他先去南直隶打探风声。
抵达南京时,襄阳之战已经结束,齐明双方正在徐州议和,海贼王前脚进南京城,后脚就被阮大铖派人逮拿,直接送往徐州
从此郑成功和他父亲分道扬镳,联合叔叔等人坚守东南之地。
而郑芝龙的命运,和那位清国皇帝杜度完全一样
郑成功率残部坚持抗齐,齐国多次招揽,并承诺高官厚禄,然都被郑氏拒绝,直至后来郑成功收复台湾,以台湾作为抗齐根据地,直到病逝也没有投降
当然,这都是后话,未来将展开详细叙述。
武定皇帝望向前来投诚的福建总兵郑芝龙,当着一众南明使臣的面,充满诚挚对海盗头子道
“朕的为人,郑总兵是知道的,当年东征倭国,朕与你并肩作战,这才击败了德川氏,只要你真心悔改,迷途知返,哪怕以前犯过弥天大错,也可既往不咎,就像朕对反叛大齐的建州首领杜度,”
刘招孙说到杜度这两个字时,声音明显有了些变化,他停了下来,环顾四周,慈父般温暖的目光从郑芝龙身上移开,望向帝国情报头子章东。
章麻子满脸凶残的表情立即变成恭顺之态,上前一步,低眉顺目,等待太上皇命令。
“杜度现在如何了活得还好吗”
章东心领神会,连忙道“回陛下,自从上次乘坐热气球后,杜度头不痛了,腰不酸了,老寒腿也好了,早早回了沈阳,皇帝封他做安乐公,他现在每日在沈阳优哉游哉,天天逛窑子,日子别提过得多舒服了。”
武定皇帝笑着点点头,杜度这会儿确实还没死,不过安乐公是假的,优哉游哉也是假的,大清皇帝这会儿应当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