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为东道主,姚二夫人请大哥、大嫂喝了茶。
“无事不登三宝殿,大哥、大嫂今日做客,大概是有什么事情想问我们吧”姚二夫人笑着说道,“大哥、大嫂不必有顾虑,有什么都可直言。”
“既然你都问了,那我们也不跟你饶弯子了,”姚大夫人开门见山,说道,“我们今日过来,就是想问老太君改嫁的事,上次你写信说另有隐情,信里不方便说,现在可以告诉我们了吧”
虽然心里早有猜测,但真的听到姚二夫人说明原因,姚大爷、姚大夫人还是吃惊不小。
原来,老太君改嫁崇亲王,真的“另有隐情”。
只是这个“隐情”,超出了他们的想像。
他们一直以为,老太君是为了姚家才“改嫁”给崇亲王的,谁知道不只是这样,里面还有一些别的交易。
但具体是什么交易,姚二爷、姚二夫人也不清楚。
姚大爷、姚大夫人商量了一下,最终没有跑去找顾清菱细问。既然他们已经知道了是怎么一回事,心里有一个数就好了,老太君不愿意说,他们问得再多也没用。
只希望有平平安安的,不要再出什么波澜了。
他俩没有找顾清菱,顾清菱却主动找了二人,问他俩是不是知道了她“改嫁”的原因了
夫妻二人知道,他俩去二房打探的事,老太君知道了。
他俩没有隐瞒,回了一句“知道”。
“既然你们知道了,我就不多说了,今天找你们过来,是想跟你们说分家的事。”顾清菱说着,让大丫鬟春天将之前代大房签的契约拿过来,递给了二人,“之前在信里说过了,只是可能说得不太清楚,你们有什么疑问,可以现在问。别到了事后再来问我,我就不认了。”
姚大夫人接过契约,看了一下,跟在信里说的差不多,便递给了姚大爷。
“娘,这分家的事不是早就开始准备了吗,儿子没什么意见。”姚大爷接收到姚大夫人的眼色,回道,“我基本上在京城呆着,那边的东西分给我们确实也方便一些。二弟、二弟妹他们留守金陵,一方面给姚家留一条退路,另一个金陵这边的东西也可以交给二房打理。至于娘手里的那些那是娘用来养老的东西,儿子没那么眼皮浅,连娘养老的东西也盯着。”
“不盯着就好,我自认为我对你们兄弟姐妹几个已经很不错了,尤其是你,一手把你送到翰林院,手里捏着大明日报,只要你不犯什么错,即使不往上升,这辈子也差不多了。”顾清菱说道,“京城的百香阁也是你们大房的,夫人手里也还有一些别的产业各房我都提前安排好了。至于我手里这些,除了会给姚九爷留一份,剩下的会做为我的嫁妆带地崇亲王府。这些你们就别想了,在我闭眼之前,我会扶你们一把,能够走得多远,全看你们自己。而我闭了眼,那就什么也没有了。”
顾清菱十分干脆,老早就将家里的财产分了几分,各房捏各房的。
现在分家也方便,还是各房捏各房的。
或许,原本她手里的东西,底下的人还惦记着,等她百年了以后再分。
但现在不同,现在她“改嫁”了,带进了崇亲王府,以后会落到谁手里就不知道了。
即使顾清菱还会给姚家留点东西,现在也不会说,只看到时候是个什么情况。
当着顾清菱的面,姚大爷、姚大夫人自然没有意见,也都一一答应。
只是背转过身以后,姚大夫人忍不住跟姚大爷念叨了一下顾清菱手里到底有什么东西。
说是金陵的都留给了二房,但几个种田庄子、匠人工坊之类的,顾清菱根本没有交出来,一直握在手里,握得紧紧的。
姚二夫人捏的,只是她之前捏的那些。
姚大爷听得皱起了眉头,说道“你现在说有什么意思分家之前说还差不多。”
“可分家的时候,我们分配就不在金陵,还不是老太君和二房说了算说是那些东西都在老太君手里,到底有没有多给一些,我们也不知道。”姚大夫人甩了一下帕子,勾起了姚大爷一起回忆,“你忘了,老太君一向偏心二房,这又不是一天两天了,以往分东西的时候,老太君什么时候没多分二房一些”
姚大爷“”
不只多分,要不是后来姚家没落了,他们不得不告居金陵,老太君终于改好了一些,知道“一碗水端平”,开始扶植大房了,估计他们大房一个铜板都分不到。
可以说,相较于当年,现在大房分到的东西,就已经是“意外之喜”了。
“刚刚当着老太君的面,我一个儿媳妇不好说什么,没想到你也什么都没说,居然连问都不问一句。”姚大夫人丧气,“随便一两个种田庄子,以后拿给馨姐儿做陪嫁,馨姐儿以后也能过得舒服一些。”
“那现在怎么办难道我再回去找老太君说我话都说出去了。”姚大爷有些好面子。
更何况他现在又是官身,要是说出去的话还能收回来,那他以后还怎么见人
“我知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