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魂了?”走在前面的田氏见儿媳远远落在后面, 没好气呵斥。
“来了来了,娘。”小李氏一个机灵,小跑着跟上。
田家地里的粮食都收上来,她们来镇上打算看看粮价, 再决定今年的租子是收粮食还是收银子, 收银子又是个什么价。
距离镇上还有段距离, 索性无事,小李氏心中憋屈, 没话找话说,“娘, 你说他们真的买牛了?”
“还惦记呢”牛你不都看见了,恁小一只, 早晚病死。”田氏自认读书人家, 虽不认得几个字,却也沾染了田父的清高, 最是看不惯其他人超过自己,开口就没一句好话。
小李氏见状, 只得噤声。
一路无言到了镇上,瞧见粮店的价格水涨船高,田氏又是庆幸又是为难, 虽然粮食减产,可价格涨上去, 总的来说,没亏那么多。
小李氏则是欣喜, 默默计算今年收的粮食能卖多少钱,眼中泛着精光。
田氏心中有数,不预备在镇上花钱, 当即就要回去。
走到镇口,小李氏盯着牛车恋恋不舍,频频看向田氏。
看管牛车的大爷开口揽客,“田家的,你们是走来的,回去还有劲儿?”
田氏脸一黑,别说,还真的累了,没好气看向小李氏,“上车。”
小李氏一喜,雀跃着上了牛车,结果,万没料到婆婆不给钱,在牛车大爷的死亡视线下,她不得不从自己空荡荡的荷包里,取出两个铜板。
本就为数不多的铜板,再次去掉两枚,小李氏心痛得要滴血,忍不住又记起方才阮家的小牛。
那牛虽弱小,可只要顺利养大,就是耕田犁地的好手,不知要轻松多少,套上一架车架,来往镇上都不用花钱,说不定还能靠此挣些钱呢。
越想越是羡慕,偏不敢当着婆婆的面说些什么,脑海中不断对比自己在两家的待遇,顿时愈发心酸。
田氏可不在意小李氏怎么想,还为自己的主意洋洋得意,上车后就闭上眼假寐。
另一厢,阮家三人一牛,真可谓深一脚浅一脚,艰难回到锦绣村。
村人们早已习惯阮家人去镇上卖兔子,见到他们回来,本没放在心上,结果,看见牛犊的那一刻,眼睛就倏的亮了。
人群一点点围上来,七嘴八舌地八卦。
这个问,“阮家的,你们竟然买牛了?”
那个问,“这牛看着有点小,什么价啊?”
还有的酸言酸语,“果然是发财了,竟然买得起牛了。”
阮大伯娘人逢喜事精神爽,一个个回答,“是啊,买牛了,这牛小便宜,人家就要了一两半。”
“嚯,那你们可是占了大便宜了。”原本酸的人顿时满足,这价钱搁他们家绝对买得起,可没必要不是。
“那能养得活吗?”倒也有真心关切的人,此刻忍不住为他们担忧。
“好好养着吧,不行还能杀了吃肉,要是能养大就赚了。”阮大伯娘很看得开,不赌一把,他们家还不知何时能买得起牛呢。
就在众人交谈间,阮奶奶听闻消息,连忙赶了过来,爱怜地摸摸牛犊子的大脑袋,取下牛身上的背篓,“一看就很乖,累了吧,咱们先回去安顿。”
与村人们告辞,阮家的队伍变成四人一牛。
————-
回到家,阮奶奶问起详细经过,在听说后,肯定地道,“你们做的对,该买就得买。”
尤其听到酒楼掌柜要的兔子翻两倍不止后,更是止不住地欣喜,“云娘真是咱们家的福星,多亏了她提出养兔子,以后啊,咱们家肯定会越来越好的。”
扩张兔子规模是件大事,少不得全家一起上阵,阮大伯娘就免不得惦记还在外面的阮大伯。
“按理田地都该收得差不多了,怎么还没回来呢。”
见状,阮奶奶忍不住缩了缩脖子,不好意思开口,“我给忘了,老大今天上午就跟人一起回来,现在应该还在自家地里呢。”
阮柔使劲憋着笑,好家伙,有了牛,连亲儿子都能忘记。
阮大伯娘好笑道,“娘,家里的事多着呢,要给牛搭个牛棚,还有养兔子的事情,趁晚上咱们一家商量下。”
事实上,没等太久,听闻消息的阮大伯匆匆赶回。
饭菜已经做好,大家都不着急,陪着阮大伯去看了看牛犊子。
因为没有牛棚,牛暂时只能关在院子里,等晚上先牵到柴房。
对此,阮柔不得不感叹,先是养兔子,现在得养牛,柴房的作用可太大了。
阮大伯围着牛前后左右转了一圈,满意点头,“我看这牛不错,虽然个字小了点,可身板还算健康,长大了肯定是头好牛。”他是种地的一把好手,见过不好牛,自认有几分看牛的本事。
阮大伯娘对回答很是满意,得意洋洋地说起自己花了一两半买下银子的明智之举,压根不提回来一路的忐忑。
看过牛,一家人才安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