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没有不透风的墙。”自古以来都是敌中有我我中有敌,葛二两到东海龙宫的事,早有细作探知报给黄帝。黄帝听罢,心想两军大战正处在胶着状态,葛二两不坐镇军中却跑到东海龙宫去了,其中必有图谋。于是黄帝与伏羲道:“葛二两其貌不扬,但狡诈多端。不知他到东海龙宫作甚?”
伏羲沉思道:“龙行雨虎行风,葛二两到东海一定是与水有关。他久攻烈山不下,无计可施,要请龙王来帮忙。”说到这儿伏羲猛然醒悟,“他是要借龙王之水淹我烈山啊!烈山地势低洼,他若采取水攻的方式夺取烈山,我等休矣。”
黄帝听了伏羲的话脸色大变,也感觉事态严重,问道:“先生,有何良策对之?”
伏羲道:“龙王行雨如天河倾泄,不可阻挡,顷刻之间就能把烈山淹没。为了避免损失,必须做到有备无患。”
“如何做到有备无患?”
“撤离烈山。”
“撤离烈山?”黄帝愁眉紧锁,自从与蚩尤交战以来,就一撤再撤,他真的不想再撤了,“还有无良策?”
“别无良策。龙王行雨顷刻之间就能把烈山淹没,到那时不但烈山城保不住,就连我们所有人的命都保不住。为了保存实力,必须撤出烈山。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我们有军队在,就不怕打不垮蚩尤。”
“往哪撤呀?”
“桑平。”
“桑平”黄帝嘟哝着,他知道这个地方还不如烈山,更难防守。“龙王来了再撤不迟。”黄帝不想撤,况且龙王何时来水淹烈山还不知道呢。
“到那时再撤就来不及了,水火无情啊!宜早不宜晚。”伏羲着急道。
黄帝无奈道:“就依先生。”
伏羲命擂鼓聚将,三通鼓罢,众将来到帅厅之上,伏羲对众将道:“葛二两欲借龙王之水淹我烈山,烈山地势低洼,顷刻之间就会被淹没。为了保存实力,我们必须离开烈山,撤往桑平。而且为了迷惑葛二两,不让他知道我们正在撤离烈山,以免趁势进攻给我们造成损失。因此,应龙你率一部分人马在城墙之上来回巡视,故意暴露给敌人看,造成一种我们早有戒备让他们不敢偷袭的假象。之后,你一旦看见阴云密布,就率领人马赶快撤离。其余众将携同百姓一起撤离烈山。”众将领命,分头准备。
应龙尊伏羲之命,在城墙上密布岗哨,率领军士在城墙上大摇大摆来回巡逻。其余众将在伏羲的指挥下紧锣密鼓的携同百姓撤出烈山。早有探马报给葛二两:“启禀大将军,烈山城上岗哨密布,巡逻如织,不知何意?”
葛二两一听哈哈大笑:“伏羲谨慎,怕我偷袭,因此才增加岗哨来防范我们。我才不费那个劲呢,有龙王对付他们,三天之内必见分晓。”
风伯道:“大将军,能不能他们表面上加强戒备,而实际上在撤退啊。”
葛二两笑道:“不可能。伏羲虽然多谋,但他做梦也想不到我会请东海龙王来淹他们。”
黄帝一面密布岗哨,加紧巡逻迷惑葛二两,一面偷偷在烈山后门撤退。
元始天尊及众弟子看见黄帝大军携同百姓浩浩荡荡撤离烈山,不知何意,马上来见黄帝。黄帝见元始天尊来访,迎上前来躬身施礼道:“元始老圣人,此来有何见教?”
元始天尊疑惑地问道:“轩辕君,老夫见大军撤离烈山,不知何意?”
黄帝道:“葛二两这家伙不知怎么和东海龙王勾搭上了,他要请东海龙王水淹我烈山。龙王水势浩大,我烈山地小,况且又处在低洼之处,哪能抵挡住龙王的水势。为了避免水淹,我军只好先撤离。”
元始天尊微微一笑道:“大可不必,有老夫在,龙王胆敢行云布雨,我扒他的皮,抽他的筋······”
元始天尊话还没说完,黄帝就打断了他的话:“元始老圣人,休要再说这种话。我对你们这些仙人,每次都寄予厚望,但每次都让我失望。”
一句话把元始天尊臊得满脸通红,再也无话可说。的确如此,从云中子携雷震子前来缉拿葛二两,不但没有拿到葛二两,反而被葛二两打得屁滚尿流,丑态百出,直到他元始天尊亲自出马对阵孙悟空也没有占到便宜。元始天尊不再言语,羞惭而退。
此话一出黄帝就后悔莫及,怎么能这么说话,太伤人太不留情面,也太没良心了。凭心而论,若没有这些仙人们顶住孙悟空、猪八戒和葛二两,他们已经不知哪里去了。就拿孙悟空来说若没有元始天尊和他的弟子们,谁能是对手?伏羲和燧人不能与之相比,其他人更不用提了。所以,不但没有感谢元始天尊和他的弟子,还说出了令人伤心的话,黄帝真的很后悔。
元始天尊也真的觉得自己很惭愧,本以为自己一出马,便可一举定乾坤。结果遇到了孙悟空,不但没有占到便宜,更没有一举定乾坤。元始天尊无奈,只好领着弟子跟着黄帝一齐撤出烈山。
葛二两在帅帐之中分兵派将:“三日之内,四海龙王就要水淹烈山,我军趁此之际要一举攻占烈山。赤松子、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