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其他类型>大明话事人> 第691章 天兵和倭兵之对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91章 天兵和倭兵之对比(2 / 3)

林泰来回答说:「关于这种情形,我也能略微猜到一二。

倭国有个专业的武人阶层叫武士,这些人世代食君主之俸禄,又以武艺和性命报效君主。

你所说的倭军前排精锐,可能就是所谓的武士。而其他平常兵员,就只是招募来的民兵而已。

在倭国内战中,往往是武士为前驱对战,民兵跟着一拥而上。

所以你才会看到,倭军的精锐往往都在前排,这也算是一个特性。

故而与倭兵野战时,只要熬过三声枪响又砍完前排武士,同一个阵型里的其他倭兵大概率就会崩溃。」

众将官又一次敬佩的五体投地,林经略对倭国的了解之深,简直恐怖如斯!

虽然他们没能力分辨出到底是否编造,但真的能自圆其说。

辽东军资深悍将丶李家铁杆家丁出身的查大受也说出了一个感想:

「倭兵如果凭藉地势层层筑垒丶连环相顾,凭藉犀利火铳防御,委实非常难攻。

我甚至有种感觉,有土垒掩护之倭兵跟野战之倭兵,完全是两回事。」

在攻打平壤任务里,查大受负责进攻城北牡丹峰。

而在牡丹峰上,不但有两千倭兵拒守,而且也依据地形修筑了坚固堡垒。

从下往上仰攻倭军土垒的艰难过程,给查大受留下了深刻印象。尤其碍于地形,很多地方连火炮都用不了。

林泰来叹口气,「这是倭兵的一个长处和习性,还是从倭国内战开始的,他们习惯于在驻扎地修建营寨工事。

这次平壤城北的牡丹峰只是牛刀小试而已,更头疼的还在后面。」

在原本时空,战争后期倭兵已经全部被挤压到朝鲜国南部沿海地区了,但凭藉数十个往往依山而建的「倭城」死守,确实也让大明官军难啃。

为什麽难啃?想像有这麽一个山头,三面是山崖峭壁,另一面是烂泥沼泽地或者滩涂,而山上修筑了一座层层防护的要塞。

而且是不考虑任何舒适性和生活便利性,只考虑防御功能,还配备了大量先进火绳枪的要塞。

当时只怕每一个大明将官站在南部沿海的倭城下面,灵魂深处都会产生一个疑问:「为什麽要为了连粮饷都供应不起的朝鲜国,不惜代价的用大明官军人命去填要塞?」

不过林经略暂时不必头疼这个,现在还没到那个阶段。

再说在本时空,如果推进足够快速,倭寇也未必有时间在南部沿海修建倭城。

至于推进速度到底能不能给力,关键还是在于粮草能不能跟得上。

不但需要人吃的,还需要喂马的!入朝的大明官军骑兵比例可是在百分之五十以上,后勤压力更大。

一想到这里,林经略就想骂街,半岛这破国真是什麽忙也帮不上!说一年最多只能提供八万石,怎麽好意思说出口的?

又有几个将官说了一些想法,然后场面就再次安静下来,该说的都说了。

林经略就发表了最后的讲话:「将官们!今天的总结会开的很好!

面对陌生的敌军,这样的总结会不但要开,而且还要多开!

诸位要认真学习,反覆揣摩,并且贯彻落实!

本部院马上就要离开平壤城,返回北边的顺安,在这里就多不展开说了!

请诸位在平壤城稍作休整后,继续奋勇向前!现在我宣布,散会!」

听到说散会,众将官三三两两的散去,只有李如松留在原地不动。

「你还有事?」林经略诧异的问道。

李如松有点无语的回答说:「关于我单独领军之事,军门你还没细说。」

林经略拍了拍额头:「实在太累了,差点忘了说!」

然后林泰来让周围的人都退到远处,这才对李如松嘱咐说:

「接下来的部署都是最高机密,你作为提督东征军务总兵官,可以拥有知情权,但绝对不可外泄于任何人。」

李如松也严肃起来,「军门但讲。」

林泰来说:「你率领第一兵团二十七个纵队,继续南下,第一阶段任务是推进到开城,用半个月左右时间。」

李如松却道:「开城距离朝鲜国王京汉城已经很近了,可以一鼓作气连汉城也收复。」

经过实战,李大将感觉一千精锐骑兵配合重炮,能打一万倭寇。

就这战斗力,直接攻取汉城岂不美滋滋?

林泰来:「.」

作为一个穿越者,真不知道该说什麽好?

在历史上,李大将就是这麽想的,同时又因为粮草不济心里急切,结果在汉城以北被打了一个碧蹄馆战役。

但林经略又不能强令李大将说,到了开城就不许再前进。

万一因为蝴蝶效应,真出现了战机,李大将却因为被强令不许出动而错过,那算谁的过失?

现在可没有相隔几百里也能即时通讯的技术条件,如果不给李大将自由指挥权,仗就没法打了。

最后林泰来叹口气说:「倭寇重兵必定会收缩至汉城,我的意见是,你率领第一兵团原则上先推进到开城,然后仔细勘察敌情,等待友军到来。」

话就说到这里,该提醒的也提醒了,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