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其他类型>大明话事人> 第二百九十九章 再过扬州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九十九章 再过扬州(2 / 3)

这边都讲不过你!

我林泰来不服,特来与你辨一场!继无锡、南京两场后,再来做过第三场,也算是学术美谈!”

叫了一刻钟,但顾宅还是高挂免战牌,连门子都不出来,林大官人只能怏怏的走了。

到兵部领了一堆凭证,又领了皇帝特赐给状元的铜盔、甲胄,还领了官员上任的道里费,然后所有的事情就算办完了。

又到次日,林大官人带着随从,天不亮就出发了,先出城去通州张家湾码头坐船。

这次返回南方,算是官员上任,一路都有驿站接送,那行程相对就舒服多了。

从京城出发的时候是五月中旬,走到半道就进入六月盛夏了。

由于天气炎热,林大官人也不着急赶路,经常凌晨出发,中午就休息。

一路上磨磨蹭蹭,一直到了七月初,天气稍微凉快时,才抵达扬州境内。

当夜林大官人住宿在高邮驿,打前站的左护法张文也从扬州城返回,与林大官人汇合。

坐在院内树下的躺椅上,林大官人摇着蒲扇,对张文问道:“自从我走了后,扬州城情势如何?”

张文先答道:“汪员外日子不好过啊。”

林大官人饶有兴趣的问道:“怎么个不好过?”

张文答道:“盐商领袖郑之彦指控汪员外勾结外人,联合了不少同乡盐商,一直在挤压汪员外。

他们徽州盐商崇尚抱团排外,所以背上了勾结外人名义的汪员外,在同乡和行业内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至于勾结的这个外人是谁,不言而喻,当然就是给汪员外画下了大饼的林某人。

林大官人轻笑道:“郑之彦这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他很清楚汪员外并没有实质性的行为。”

张文也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上次郑之彦被坐馆拿走了七千引的贩运权,损失如此巨大,肯定想从别处找补回来。

所以就是找个理由,从汪员外这里挖下一块肉。”

林大官人又问道:“那汪员外现在又是什么态度?”

张文很诚实的答道:“听说汪员外天天在家骂坐馆你。”

林大官人冷哼道:“骂我作甚?我又没有对不住他。”

张文又说:“他骂坐馆言而无信,当初说好三月为期,结果这都四个多月了,坐馆还没有出现。”

林大官人做事当然有自己的节奏:“让汪员外再等等,就算家破人亡了,我也能给他报仇!

顺便再观察一下汪员外的定力,看看他到底是否可用。”

张文便请示道:“

林泰来吩咐说:“这次先不进城了,我要先回苏州上任,然后再说其它。”

考虑了一会儿后,林大官人又说:“不过也许要在驿站停留一天,去扬州水次仓实地考察一下。”

运河从扬州城东和南两个方向绕城而过,水驿都在城外,所以不用进城。

但是听到说去水次仓考察,张文就有点意外了,“坐馆去那里作甚?”

所谓水次仓,就是朝廷在运河沿途节点上,修建的一些大粮仓。

最早的时候,漕粮是从南方产地直接运到北方京师,效率非常低。

所以宣德之后,漕运制度逐渐演化改革,在运河节点沿途修建了水次仓。

漕粮从直达也变成了接力第运,漕粮只需要根据情况运到指定水次仓即可,然后由这个水次仓继续往下个节点运输。

举个例子,苏州漕粮大多是运到江北扬州、淮安的水次仓,然后再由江北卫所漕军继续接力向北运输,并不是从苏州一直运到京师。

当然细节上还有很多制度,但大体上就是这么回事。

但张文就是不明白,水次仓和坐馆有什么关系。

对张文这种老伙计,林大官人还是会多解释两句的:

“因为我们在扬州需要一个基地,我看水次仓就可以。”

张文还是没明白,水次仓是直属于朝廷的,怎么就能成为社团基地了?

虽说苏州很大一部分漕粮都是运到扬州水次仓,但仓库本身和你林坐馆也没关系啊。

再从高邮出发,林大官人并没有大张旗鼓,抵达扬州东门外的水驿后,扬州城还不知道林大官人又来了。

林大官人确实也没有进城的打算,带着随从就去了运河沿岸附近的扬州水次仓。

水次仓必定建在运河附近,而且还有专门的水道通往仓间,方便漕船抵达停靠。

对水次仓而言,主要门口其实是能够接纳漕船的水门。

林大官人沿着河道步行走过去,却见河道里停了不知多少艘制式漕船,这很正常,没什么可说的。

但在前面树荫下,却有数十人围聚在一起,讨论着什么。

林大官人随便一看,就看到了个熟人,苏州卫武官赵大武,也是跑漕运的。

上次在扬州时,就是赵大武带着漕军兄弟,帮着自己给杨巡抚挖坑的。

当时赵大武还是个百户,也不知道后来赵巡抚给他升了官没有。

“发生什么事情了?”林大官人站在外围,高声问道。

赵大武抬头看到林大官人,连忙迎上来,“原来是林大官人,听说你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