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很透彻。】
【说到这个“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就不得不提一下唐太宗李世民和魏征了。唐太宗问魏征:“这世上的君主,为何有的是昏君,有的是明君呢?”魏征回答他说:“所听听多方面的话就会明智,而只听一方面的话,就会昏庸。”】
【他们简直就是明君贤臣的典范。魏征死后,李世民十分悲痛,罢朝五天,痛心地说:“魏征走了,我失去了一面镜子。”】
李世民三个字好像是打开了弹幕的某个开关,这时候的弹幕比先前都要多一些。
【我最爱的二凤啊!】
【呜呜呜我的二凤可惜死的太早了。】
【他和李隆基的寿命要是中和一下就好了。】
【把李隆基的二十年寿命给二凤!】
【要是把李世民放在李隆基的位置上,哪里还愁大唐盛世没办法延续啊!】
天幕之下,李隆基仿佛如遭雷击。
他知道,他的曾祖父政绩突出十分厉害,他也知道他的曾祖父盛名远播,无论是谁对他曾祖父的评价都极好。
但后人怎会说出如此丧心病狂之语。
在第一次天幕,听到后人希望他早死二十年的愿望就给了他重重一击,现在后人变本加厉了,他们想把他的寿命分给他的曾祖,他们甚至想让他的曾祖再活过来替代他!
那他李隆基算什么?
李隆基遭到重击尚且不算完,他听了一耳朵像拳头一样的话,现在还要把这些像拳头一样的话都记下来。
“把李隆基的二十年寿命给二凤……”
唉,他们叫他的曾祖好亲切。
唉,他们看起来好像很喜欢他的曾祖。
唉,他们看起来一点都不喜欢他。
李隆基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他真的很差吗?
天幕继续。
【魏征对唐太宗实在是有太多的劝谏,大家都知道的《谏太宗十思疏》就是出自魏征。可以说凡心有大志向名留青史的宰相,没有谁不以魏征为榜样。】
弹幕议论纷纷。
【魏征能走到他那个位置靠的也不仅仅是上谏,他是有很大能力的。】
【他能直中要害切入问题。】
【魏征的直谏从来都不是怼天怼地的无脑谏,他每次都能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魏征的成就不仅仅是他自己的,要是遇不到二凤这种明君,早死八百回。】
【唉,二凤没去泰山真的很遗憾。】
【所以怎么李隆基就去成了,在这方面我也还是想让他俩换换。】
李隆基的心上又被插了一刀。
他捂着自己的闷闷的胸口,感觉十分难受。
他难道没有听劝吗?他也很听劝啊。
大臣们的上谏他也有在认真听,他的缺点他也在努力改了。
李隆基呆呆看着天幕,发出长长的叹息。
姚崇坐在天幕下,边把这话记下来。
“凡心有大志向名留青史的宰相,没有谁不以魏征为榜样的。”
他边记边念,认同地点了点头。
是这样没错,宰相能做至如魏征一般那确实此生无憾了。
唉,也不知道自己究竟能不能和魏征相比。
姚崇在心里小小怅然了几分。
看来他仍需继续努力啊。
【姚崇提出了希望李隆基广纳谏言的愿望,尽到了一个宰相应当做的本分,那李隆基究竟有没有听呢?】
李隆基在心里摇着小旗子呐喊,快说啊,快说我听了!
我真的听了!
快告诉大家啊!
这回天幕没有背刺李隆基,天幕如李隆基所愿。
【他也确实听了。比如在为他母亲窦德妃立碑这件事,他确实听了大臣的建议。】
【李隆基的母亲窦德妃被武则天所杀,尸骨未存。李隆基当了皇帝之后自然想起了这件事儿,他想在他母亲的园陵,给他母亲立个碑聊表孝心。其实这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