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明朝大昏君> 第429章 夏言回京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29章 夏言回京(1 / 3)

费宏接受严嵩建议之后,立马表现出了娴熟的政治手腕。

这是可以理解的。

费宏虽然不是强势的内阁首辅,但毕竟也是内阁首辅。而且从嘉靖三年开始,到现在已经是做了六年的内阁首辅。在朝中还是颇有实力的,皇帝也比较满意费宏在内阁首辅位置上的表现。

张璁在礼部要做的事情很多。

非常需要费宏的支持。因此在一些小问题上,张璁也愿意配合费宏。结果这段时间费宏还真是提拔了不少自己人。有了张璁的配合,不少问题就简单很多。

现在朝中谁不知道,皇帝对张璁宠信有加。

借着这个机会,严嵩这边提出了夏言的问题。夏言去天津时日已经不短。费宏和张璁联合给皇帝推荐夏言,朱厚熜也就同意了。让夏言入京,看看夏言现在的情况。

夏言刚刚入京,费宏就见见夏言。

费宏、严嵩、夏言都是江西人。费宏也好、严嵩也好,选择官员的时候,都会更多的提拔江西籍的官员。因为这个年代同乡是一个非常密切的关系。

当然说起来夏言离开京城之前,还真不是费宏一系的官员。相反夏言离开京城之前,他在京城的后台是王瓒。以为大家都是大礼仪之争支持皇帝的大臣,因此很自然的抱团在一起。

不过夏言很懂得钻营。

一手抓着王瓒那边的人脉,一边还靠上了费宏和严嵩。

“公谨,你去天津已经六七年了吧?”

“七年。”

“公谨,皇上此次宣你入京,肯定是要看你的态度。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阁老,您的意思是?”

“海贸。当初你极力主张禁海,反对开海。现在开海多年,朝廷财政的三成都来自于海贸。现在这个情况,就算真的反对开海的官员,都不会说什么,因为海贸涉及太多的钱。皇上历来器重你,只要你不在开海的问题上和皇上反着来,什么事情都好办。”

费宏嘱咐夏言。

夏言当初就是因为开海问题上和皇帝对着干,才被皇帝放到了地方。现在好不容易有机会回京,如果再在这个问题上和皇帝扯皮,夏言这辈子都很难回京。

再说开海之后,朝廷财政焕然一新。

每年给朝廷增加几百万两的关税。且海贸带动了大量的产业,最简单的一个就是茶税。大明朝的茶税是非常低的,每年只有几万两的茶税。相比起宋朝几百万的茶税来说,简直是低得可怜。

大明朝茶税来说,的确是税率低。但也不至于就这么点茶税。

之所以这么低,一个原因是很多地方的茶税都当成是俸禄赏给了宗藩。朱厚熜登基之后,取消了这种情况。还有一个原因是茶产量非常低。

就像是南宋时期,只有半壁江山,但全国的茶产量超过了四千万斤。但进入明朝之后,茶产量甚至不到千万斤。

好在开海之后,包括边境重开马市之后,茶叶出口急剧增加。王阳明在四川的时候,大力增加人口,发展茶产业。到了嘉靖八年的时候,四川茶产量已经突破了千万斤。虽然比不上南宋时期巅峰两千万斤,但也是增加了很多。而且王阳明发展的茶园,目前还没有达到盛产时间。等茶园进入盛产期,四川茶产量可以再次达到巅峰两千多万斤。

大量的茶叶出口,朝廷关税大涨。与此同时茶税也在猛涨。

现在全国的茶产量猛增,茶税当然也是跟着水涨船高。嘉靖八年的时候,全国的茶税已经是达到了六十多万两。税务总司统计,按照现在的发展,全国的茶税五年之内一定可以突破百万两。到时候茶税就能够再一次成为朝廷重要税源。

这就是出口带动产业。

让朝廷财政有了很大的发展。要不是如此,朝廷这几年哪里有那么多钱可以养活那么多军队。嘉靖八年和鞑靼部落的战争,完全是这些年朝廷用钱堆出来的。

因此现在谁敢跟皇帝说,反对开海。

夏言是一个脾气很倔强的官员。费宏是担心夏言重新挑起开海的问题,激怒皇帝,浪费这一次大好的机会。

夏言沉默。

夏言不是那种傻子。

被皇帝发配到天津,已经七年时间。这段时间夏言看着其他人一个一个升官,心里不着急是不可能的。像熊浃、史道,当初大家都在六科,地位也差不多。如果论皇帝最重视的还是夏言。

结果呢?

他们现在一个个发展势头很猛。

还有严嵩。

严嵩刚刚起复的时候,夏言已经是皇帝的宠臣,地位比严嵩高多了。可是现在严嵩已经是朝廷重臣,以翰林学士的身份参加内阁会议,参与制定国家政策。

可是自己呢?

还是一个正四品的地方官。

双方的地位已经是天差地别。

夏言现在四十八岁,快要五十岁了。如果在地方继续浪费时间,未来的前景堪忧。这么一想,夏言立马道:“阁老,下官记住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