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明朝大昏君> 第195章 培养官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5章 培养官员(1 / 4)

王琼来了之后,钦差团队已经集合。

做好准备之后,就可以南下。而此时夏言再次给朱厚熜上奏,要求朱厚熜废除市舶司,实行海禁。虽然朝野上下都有海禁的呼声,但朝廷重臣并没有多少表态。

因为朝廷重臣都摸不准朱厚熜的脉搏。

不明白朱厚熜到底是支持海禁,还是反对海禁。相比起言官来说,朝廷重臣更重视皇帝的态度。因为皇帝决定他们的政治前途。这样的情况之下,他们当然是不会随便表态。内阁首辅杨廷和需要一个稳定的国内外环境,为他目前推进的新政一个和平、安稳的环境。

只有安稳,新政才能够顺利。

海贸?

杨廷和也不是很看好。或者说杨廷和对于海贸没什么特别的看法。杨廷和对于朱元璋、朱棣他们制定的朝贡贸易很是满意。朝贡贸易虽然让朝廷负担比较重,但对于稳定周边还是有很大的作用。

市舶司的存在也是如此。

杨廷和因为需要安稳,因此反而不希望市舶司这边发生什么大事情,保留原样就可以。因此海贸、海禁,杨廷和没有多少倾向,只要市舶司不出现大动荡就好。所以杨廷和在这个事情上并没有明确的表态,连带着内阁阁臣都是沉默。

至于杨一清不一样。

杨一清目前推动的马市,其实就是边贸。边贸和海贸虽然一个是陆地上的,一个是海上的,但意思是差不多的。杨一清内心当中是反对海禁,担心一旦真的海禁,那么会波及到边贸。那些言官先要求海禁,说不定很快就会推动禁止边贸,这实杨一清不能接受的。

杨廷和和杨一清两个大佬,因为自己的原因,对于海禁不发表看法,朝廷重臣在海贸当中当然是态度暧昧。因此很多大臣不管是支持的,还是反对的,都回避这个话题。

但夏言不一样。

一直在朝野鼓吹禁海,还联络大量的言官一起呼吁海禁。然后联合这些言官,联合那些反对海贸的官员,天天给朱厚熜写奏折,要朱厚熜厉行海禁。

“夏言,禁海问题,朕不是说过等吴侍郎调查浙江之事再说。”

朱厚熜被夏言搞烦了。

因此不是一次两次。自从争贡之役之后,夏言一直是上蹿下跳,在朝野上下掀起海禁的呼声。在朱厚熜明确表态,海禁问题暂时搁置的情况之下,夏言还在不停的给朱厚熜上奏折。

搞得朱厚熜非常生气。

因此朱厚熜就让夏言来乾清宫,要亲自和夏言谈谈。六科在大明朝政治架构当中很重要,作为七品小官,廷议的时候,六科都是会参加。且六科给事中对于皇帝的圣旨都能够封驳,还能够监察六部,权力大得很。

但就算是如此,六科官员还是属于言官的范围,所以才会把六科给事中和督察院御史合称为科道官员。所以六科给事中单独面圣的机会还是不多的。

皇帝每天和朝廷重臣谈论政事都烦得很,哪里有时间和六科给事中这些小官单独说话。朱厚熜每天有一半的时间在武英殿处理政务,甚少和六科给事中单独谈话。

至于皇帝在乾清宫召见六科给事中,更是少之又少。如果是其他人,朱厚熜根本不会在意,都给压住。但夏言是朱厚熜挺喜欢的,且是准备未来大用的。

可是夏言总是这样,真的是惹怒了朱厚熜。朱厚熜就召见了夏言,让他别老是盯着这个事情。

“皇上,若不禁海,未来会有更多的佛郎机强盗,会有更多的倭国海盗。且沿海百姓沦为海商奴仆,沦为海盗,影响沿海安稳。且海贸未曾给朝廷带来任何的好处,反而朝廷负担一年比一年大。大明泱泱中央之国,物产丰富,并不需要海贸带来的东西。何必冒着海盗骚扰沿海安稳的风险,继续开海贸?只要市舶司还在,那么未来沿海就不可能安稳。为了朝廷安稳,为了沿海百姓安稳,应该关掉市舶司,实行海禁。”

夏言再次表达自己的看法。

吴廷举在广东看到的是海贸的利润。特别是破了朝贡贸易,实行自由贸易之后,市舶司只是抽调税收,给地方政府带来大量的银子。海贸很挣钱,这是吴廷举在广东亲眼看过,亲眼验证过的。可是市舶司这些银子,大部分被市舶司的太监中饱私囊,又被地方官吏吞下,最后到达朝廷手中的少之又少。

可是一旦统一市舶司,政策统一,支持海贸,加上朝廷统一收税,那么朝廷的收入会猛涨。

且海贸不仅利润大,还在养活沿海几十万上百万百姓。这都是吴廷举在广东看到的,所以他是极力的支持海贸,但是要改变现在的朝贡贸易。

而夏言不一样。

夏言入仕之后,一直都在六科,看的都是朝廷的资料。从朝廷的立场上看,海贸没有任何的好处。反而因为朝贡贸易,给朝廷财政的压力是越来越大。每一次朝贡使团来到大明朝,朝廷都要高价购买他们的东西,再给他们一大堆的赏赐。除了朝廷之外,各地方政府也不是很喜欢朝廷贸易的使团,因为每次来朝贡使团,地方政府都要接待他们。这就是典型的劳民伤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