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勺大号张铭武,是1918年生人,这些情况宁卫民是知道的。
而且张大勺的师承肯定与真正的清宫御厨有很深的渊源,否则不可能对于宫廷菜了解内情到了这么透彻的地步,这个宁卫民也能猜到。
但宁卫民是绝对没想到,张大勺的整个的家族居然祖祖辈辈都是为了清皇室扛长活的。
敢情据康术德说啊,从乾隆三十年起,张大勺的祖上就因厨艺精湛,从南方老家被带进了京城,当起了御前“他坦”。
而此后张家人就一直端着这个皇帝赏赐的金饭碗,再没有回过老家,成了地地道道的京城人。
只是有一样,同业相轻,而且哪儿还都有小集团,这金饭碗并不好端。
宫廷厨师以山东人为主,可张家却是地道的南方人,擅长南方风味儿菜。
虽然从民间被宣调进了清宫御膳房是一步登天,可也是单打独斗。
既没有上峰照应,也没有同乡扶持,深受同僚所忌,那还不生是非矛盾吗?
偏偏张家祖传的脾性,比北方人还直率,还执拗。
属于杜月笙所说的第二等人。
有本事脾气也臭,只会直中取,不懂曲中求。
所以别看张家祖宗有乾隆的欣赏,却不会搞人际关系,几乎把同僚都给得罪光了。
也仅仅是风光了一代,自乾隆这位“伯乐”一死,换了崇尚节俭的嘉庆当主子爷,张家的境遇就更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了。
于是从此,四面八方的排挤接踵而来啊。
你手艺再好,架不住人家合起伙儿来给你使坏,四处转着圈儿的调用你,一点而不给你露脸的机会啊。
想走?
想走也不行。
你想带着赏银回老家过好日子去啊?
哪儿能让你如意!
要不把你折腾一个四爪朝天,不把你给折腾穷了,你就不知道宫里的厉害。
就这样,嘉庆、道光、咸丰,这三朝下来,张家几代人几乎把御膳房四十八处都干遍了。
哪儿忙和去哪儿,哪儿苦去哪儿,却屁都没捞着。
别说升官、分润赏银、把宫里食材外卖这些美事儿了。
为了应付上峰挑错处,家业都快散光了。
那委屈实在受大了。
不过话也得两说着,福之祸所伏祸之福所依。
就因为张家几代人跟驴似的转着圈儿的变相服苦役,无论外膳房还是内膳房都干过。
什么荤局、素局、饭局、挂炉局、点心局、野意局、膳房库、酒醋局都司过差。
什么阿哥、后妃、侍卫、宫女、太监的饭食都操持过。
所以张家人几乎把宫里上上下下的饮食都琢磨透了,也琢磨遍了。
上至八珍席,下至苏拉酱,什么南菜、北菜、满席、汉席、满蒙烧烤,那是无不精通啊。
几代人光记录下的内膳房、外膳房的菜单就够三大本儿的。
说白了,要以了解宫里饮食状况而论,张家人才够格当光禄寺的署正,御膳房膳正。
御厨们更别说了,要比做菜,那都该回家抱孩子去。
所以是金子总是要发光的。
就那么一次,就因为西太后饮食不调,迁怒下人。
膳正实在被逼得没辙了,恨不得上吊,也就想起“张大勺”的祖父来了。
无需说,这对张家人来说,那是天赐良机啊。
一试之下果然投了缘分,“张大勺”的祖父靠着一品家传“樱桃肉”,一品“小炒榆蘑”,一盘“黄面饺子”和一碗“巧春羹”,当场让西太后胃口大开,调拨进了寿膳房。
从而一举成了西太后跟前儿的红人儿,那是恩赏不断啊。
在这儿之后就又轮到张家的手艺冒头儿、拔尖儿了。
只可惜,张家的运道还是有点不足。
虽然得遇“明主”,终于遇见了慈禧这个比乾隆还好吃、还奢侈的老太太。
可这事儿来的真是有点晚了。
因为这时候的西太后不但已经六十多岁的人了,而且相当管不住自己嘴。
她太贪吃,太没有节制了。
只要肚子稍稍感觉到空,只要是没什么事情好做了,那就得吃东西。
比方说,有一次,“老佛爷”在颐和园“景福阁”刚吃完小吃,腿儿着正往“谐趣园”消食呢。
没想到走着走着突然就停下来了,也不知为着什么,马上就要吃鱼羹。
得,“张大勺”的祖父就得赶紧拿出带着的小灶,当场制作,当场进奉。
这还不算,有时候半夜醒了还要吃“烧猪肉皮”,最喜欢的“清炖鸭子”顿顿都要上。
夹肉末的马蹄烧饼和炸三角,那还非得吃刚出锅一咬就流油的。
想想吧,一个这把子年纪的老太太怎禁得住这些油腻!
得,就在1908年的深秋时节,老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