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挺自我介绍道:“本官是农事官,先祖被皇上追封为忠达公的福建陈氏。” 现在的人都很重视世代传承,虽然陈挺现在还不能正式继承爵位,自我介绍的时候却是有了很大底气。 管事点头哦了声,拱拳道:“原来是陈大人啊,失敬失敬。” 此言多少带着调侃的意思。 因为陈家先祖这个追赠的忠达公,在满朝大部分官员看来都有些名不副实。 皇上肯定是想用这个爵位吊着陈挺老实干活儿呢。 这部分如此作想的官员,根本不去想他们其实是嫉妒陈家一步登天。 陈挺到底还是官场小萌新,以往打交道的全是想法简单的农人,但凡懂得弯弯绕的还是商人,他接触到的大商不多,小商人对他一个小官也不敢糊弄。 于是这位内务府管事的打趣,陈挺愣是没听懂,笑着拱拳道:“好说好说。” 看他一脸伤还如此不懂人□□故,管事的立刻兴致缺缺,客气笑道:“我还要去前面看看,这里就让陈大人多担待了。” 陈挺忙道:“没关系。” 他走在最后面原因有一,一是其他通过科举入仕的看不上他不带他玩,一是他要在后面等着追上来的玉米。 其实在山西庄园看到玉米之后,康熙已经派人去四川采购,将玉米的扩种交给陈挺之后,对接随后赶上来的玉米的牌子也交给他了。 陈挺只想着以后能顺利办完皇差,走在大部队的最后面也是干劲十足的。 苏辰直到出发第一天下午才想起陈挺,当即让复康带着一包裹便食的干粮给他送去。 复康往回走了半天找回陈挺,一路上也看到很多争抢道路、食物的乱子,暗暗记在心里,把干粮交给陈挺再回到主子身边,就将后面的事小声说了。 这么多人随行,苏辰猜也能猜到那些远离他阿玛视线的地方会怎么样。 不过这是回老家祭祖,带的人少了也会丢掉皇帝一家的面子。虽然人多了会有尾大不掉的各种弊端,但总不能没有皇帝的排场。 这还是由于他阿玛没有带妃嫔,其他官员也没有捎带女眷的结果。 中午是在承德休息的,是两日来住的最像样的地方,吃过饭那些大臣们就诗兴豪发起来,一个个的呈上不少诗词佳作。 张廷玉一直跟在第一梯队,出发那天康熙见过张英这个儿子就比较喜欢,觉得他完全继承了他父亲的忠厚古直,便让他跟着苏辰。 主要目的就是在之后的一些比较需要彰显文采的环节,比如说现在的观景有感赋诗之时,让他给辰亲王提点提点。 在出发之前,张廷玉的父亲也跟他交代了辰王拙于诗词一道的事,叫他务必机灵点,既要提醒辰亲王也不要太明显。 最好让人觉得不是他提点的好,而是辰亲王本人应对的好。 这个任务对于今年才十三四岁的张廷玉来说,还是有点困难的。 首先, 辰亲王似乎不大亲近他, 除第一天皇上把他介绍给辰亲王之后两人有个客气的点头招呼,之后全程是忽视他的。 张廷玉就想是不是那天他明明在酒楼却到最后关头才出来,因此辰亲王在心里并不喜欢他呢。 因着这个考虑,张廷玉也不没眼色的往辰亲王身边凑。 但是今天不行了,已经有两个大臣笑着在请教辰亲王的大作了。 他想了想,悄悄来到辰亲王身旁,此时辰亲王正在和皇上说:“阿玛,我准备写一首大作,可能需要一下午的时间。” 康熙对那两个非要逼着他儿子写诗的大臣不太满意,于是一人得到皇上一眼龙威的李光地和近臣王鸿绪都低下头,表示刚才想欣赏辰亲王大作的不是我们。 “你慢慢想,写好了先给阿玛看。”再对儿子说话的时候,康熙便是一脸的柔和神色了。 所有大臣们都不由得在心里咋舌,皇上对辰亲王宠爱起来简直连道理也不讲,这明明是担心王爷文采不足,皇上先给王爷润色一下呢。 便有好几人小心的看向太子爷,有这么一个盛宠隆盛的嫡亲大哥在前,不知道太子爷是什么感受? 什么感受? 保成就觉得索额图欠教训,李光地、王鸿绪都和他走的近,现在故意让他哥出丑,没有索额图搞鬼才是稀奇了。 然后打量太子爷的那些官员便发现,太子爷的眼刀子都甩到了李、王一人身上。 康熙看到张廷玉,吩咐道:“廷玉来的正好,一会儿你给辰儿伺候笔墨。” 张廷玉应诺。 大臣们:皇上您是不是太不讲道德了一点,为了不让辰亲